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知识

锂电池充电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你知道吗?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6-30 16:03    点击量:
       关于锂电池如何充电问题,小编在此回答大家:锂电池充电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的 。锂电池充电需要用配套的充电器,在工业配套市场,由于各个产品也是单独封装,互不通用,因此,应该根据所用的锂电池组选择相应的充电器,严格按照要求充电。电池的性能在出厂的时候,就已经被定性,其电量的大小,性能的好坏,都是由电池本身来决定了,在这一方面我们无法人为的改变。所以,不管是工业还是民用市场,由于锂电池如何充电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因而,对锂电池充电的步骤、标准是可以规范的,一般情况下,锂电池的标称电压是3.7V,满电电压是4.2V。下面深圳锂电池厂商小编以GB/T10287 2000规范为标准,以1000mAh容量的电池为例来说明锂电池如何充电。
 
  一、恒压充电,即电压一定,而电流随着电芯的饱和程度加深逐渐减小,按照规范,当电流减小到0.01C即10mA时,认为充电终止。这个过程和恒流充电时间加总后,总的充电时间不应超过八个小时。

  二、恒流充电,即电流一定,而锂电池电压随着充电过程逐步升高,按照上述规范一般以0.2C的电流充电(C是电池标称容量与电流对照的一种表示方法,0.2C即200mA),当电池电压接近满电电压4.2V时,改恒流充电为恒压充电。这个过程大约是五个小时。

  因此,判断锂电池充电是否已经达到饱和有两个标准:一是电流为0.01C,二是总时长不超过八小时,换句话说,锂电池充电过程如果八小时后仍然不能达到0.01C,则视为不合格品。

  至此,我们对锂电池如何充电有了个理论的认识,用户在给锂电池充电时,只需按照正规充电器说明书上的方法充电即可,因为正规的锂电池充电器都是根据锂电池的特性设计好充电模式的,即包括恒流跟恒压充电的过程,我们只需根据充电器的指示灯去判断电池是否已经充满。充电器异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以8个小时的时间作为依据(前提条件是你的充电器是0.1C)

  充电前,锂电池不需要放电,也不可以放电,当前生产的锂电池的充电器都是没有放电功能的,如果可以调节充电的速度的话,宝鄂实业公司小编建议大家充电时尽量以慢充充电,减少快充方式;无论慢充还是快充的时间都不要超过24小时。否则电池很可能会因为长时间的供电产生巨大的电子流而烧坏电芯。
首先,在充电器的采用上,锂电池电动自行车有专门的锂电池充电器,不能采用铅酸电动车等其他类型的充电器,以免充坏电池。其次,锂电池充电最好是“轻充轻放”,即既不要充电时间过久,也不要彻底用完电才充电,按照标准的时间和程序充电。而网上流传的“前三次12小时长充电激活 ”方法只适用于有记忆效应的镍氢电池。事实上,锂电池在出厂前就由厂家激活。

  此外,应避免用街头快充给电池充电。因为接口快速充电站为了实现更快的充电,必然会设置更大的电流和更高的输出功率。经常用快速充电器充电必然会导致电池内部元件损坏,从而缩短电池寿命。严重的甚至会造成电池内部短路而引发燃爆事故。因此,在给锂电池电动自行车充电的时候,应该采用车辆的原装电池充电器按照标准时间充电。

  锂电池日常维护保存

  锂原电池自放电很低,一般可保存3年之久,在冷藏的条件下保存,效果会更好。将锂原电池存放在低温的地方,不失为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锂离子电池在20℃下可储存半年以上,这是由于它的自放电率很低,而且大部分容量可以恢复。长期保存锂电池,最好在电池容量为80%的时候保存。此外,每3~6个月要给电池补电一次,每次重新充电到80%。只有经过这样的悉心照顾,锂电池电动自行车的电池才能电力更持久,寿命也更长。
 不得不说随着近几年动力汽车产业的兴起,市场上对于动力锂电池的需求也是供不应求。动力电池市场也迎来了大规模的扩大需求,锂电池精密结构件的需求量也呈现倍增趋势。
 
  这样的变化无疑给结构件制造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要想在这么激烈的竞争中突出重围并不容易。据了解,由于结构件企业与锂电池客户绑定较深下游动力电池市场集中度的提升导致结构件市场高度集中,行业两极分化发展日趋明显。与此同时,在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和电池包不注重量化的急迫要求之下,很多锂电池企业对锂电池结构件在产品性能和记住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构件制造业的压力越来越大。

  在市场规模上,动力电池结构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锂电池精密结构件主要为电芯外壳顶盖、钢/铝外壳、正负极软连接、电池软连接排等,对锂电池的安全性、密闭性、能源使用效率等都具有直接影响。动力电池作为锂电池和电池模组的主要构成材料之一,其市场的快速增长,推动锂电池结构件行业市场规模及产值出现快速增加。

  电池结构件在技术上的要求是很高的。尽管锂电池精密结构件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新进入的结构件制造企业也逐渐增多,但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行业两极分化的发展趋势日趋明显。作为保障动力电池安全性能的硬防火墙,精密结构件的产量和质量,都是国内外动力电池企业关注的焦点,锂电池精密结构件制造企业进入电池企业的供应链体系和动力电池企业产品进入整车企业供应链一样,都是非常困难的。

  有调研发现,精密结构件制造企业与下游大型客户建立稳定供应关系的门槛很高,动力电池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往往会经过严格、复杂及长期的认证过程,会进行大量的实地考察、打样、试产、检验等程序,逐步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