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结构组成是什么?
镍氢电池的主要结构组成是什么?
镍氢电池的主要组成为:正极片(镍氧化物)、负极片(储氢合金)、电解液(主要为KOH)、隔膜纸、密封圈、正极帽、电池壳等。
概述:
民用的镍氢电池属于低压镍-氢电池,以Ni(OH)2作为正极,以贮氢合金作为负极,氢氧化钾碱性水溶液为电解液。镍氢电池的外形规格的指标和镍镉电池大体一致。在性能指标上比较来看也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但是镍氢电池有自己一些独特的优势,最主要的体现是镍氢电池的比能量密度高(就是同等体积的电池,镍氢电池比镍镉电池容量更大),理论上,镍氢电池是镍镉电池能量密度的1.5-2倍多;还有镍氢电池环保性好,镍氢电池不使用金属“镉”,也不采用有毒物质,不会污染环境;还有镍氢电池基本上么有了“记忆效应”。当然是不含有锌、锰的。
镍氢电池的化学组成部分:
镍氢电池中的“金属”部分实际是金属互化物。许多种类的金属互化物都已被运用在镍氢电池的制造上,它们主要分为两大类。最常见的是AB5一类,A是稀土元素的混合物(或者)再加上钛(Ti);B则是镍(Ni)、钴(Co)、锰(Mn),(或者)还有铝(Al)。而一些高容量电池的“含多种成分”的电极则主要由AB2构成,这里的A则是钛(Ti)或者钒(V),B则是锆(Zr)或镍(Ni),再加上一些铬(Cr)、钴(Co)、铁(Fe)和(或)锰(Mn)。所有这些化合物扮演的都是一样的角色:可转化成金属氢化物。电池充电时,氢氧化钾(KOH)电解液中的氢离子(H+)会被释放出来,由于这些化合物将它吸收,避免形成氢气(H2),以保持电池内部的压力和体积。当电池放电时,这些氢离子便会经由相反的过程而返回原来的地方。
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结构组成是什么?
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组成为:电池上下盖、正极片(活性物质为氧化锂钴)、隔膜(一种特殊的复合膜)、负极(活性物质为碳)、有机电解液、电池壳(分为钢壳和铝壳两种)等。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部分
1、干电池(常用的一种是碳-锌干电池):负极是锌做的圆筒,内有氯化铵作为电解质,少量氯化锌、惰性填料及水调成的糊状电解质,正极是四周裹以掺有二氧化锰的糊状电解质的一根碳棒。电极反应是:负极处锌原子成为锌离子(Zn++),释出电子,正极处铵离子(NH4+)得到电子而成为氨气与氢气。用二氧化锰驱除氢气以消除极化。电动势约为1.5伏。
2、铅蓄电池最为常用,其极板是用铅合金制成的格栅,电解液为稀硫酸。两极板均覆盖有硫酸铅。但充电后,正极处极板上硫酸铅转变成二氧化铅,负极处硫酸铅转变成金属铅。放电时,则发生反方向的化学反应。
3、铅晶蓄电池:铅晶蓄电池应用的是专有技术,所采用的高导硅酸盐电解质是传统铅酸电池电解质的复杂性改型,无酸雾内化成工艺是定型工艺的革新。
4、铁镍蓄电池:也叫爱迪生电池。铅蓄电池是一种酸性蓄电池,与之不同,铁镍蓄电池的电解液是碱性的氢氧化钾溶液,是一种碱性蓄电池。其正极为氧化镍,负极为铁。电动势约为1.3~1.4伏。其优点是轻便、寿命长、易保养,缺点是效率不高。
5、镍镉蓄电池:正极为氢氧化镍,负极为镉,电解液是氢氧化钾溶液。
6、银锌蓄电池:正极为氧化银,负极为锌,电解液为氢氧化钾溶液。
7、燃料电池:燃料电池由燃料(例如氢、甲烷等)、氧化剂(例如氧和空气等)、电极和电解液等四部分构成。
8、太阳电池:把太阳光的能量转换为电能的装置。
9、核电池:把核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目前的核发电装置是利用核裂变能量使蒸汽受热以推动发电机发电,还不能将核裂变过程中释放的核能直接转换成电能)。
10、碱性电池:碱性电池是最成功的高容量干电池,也是目前最具性能价格比的电池之一。碱性电池是以二氧化锰为正极,锌为负极,氢氧化钾为电解液。
11、锂电池:以锂为负极的电池。按所用电解质不同分为:①高温熔融盐锂电池;②有机电解质锂电池;③无机非水电解质锂电池;④固体锂电池
电解质锂电池;⑤锂水电池。锂电池的优点是单体电池电压高,比能量大,储存寿命长(可达10年),高低温性能好,可在-40~150℃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