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知识

什么是电池的内压?哪些情况会导致电池内压升高?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7-21 21:59    点击量:

.什么是电池的内压?

 

指电池的内部气压,是密封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所致,主要受电池材料、制造工艺、电池结构等因素影响。其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电池内部水分及有机溶液分解产生的气体于电池内聚集所致。一般电池内压均维持在正常水平,在过充或过放情况下,电池内压有可能会升高:

 

例如过充电,正极: 4OH- - 4e → 2H2O + O2↑; ①

 

产生的氧气与负极上析出的氢气反应生成水 2H2 + O2 → 2H2O ②

 

如果反应②的速度低于反应①的速度,产生的氧气来不及被消耗掉,就会造成电池内压升高

充电适度,拒绝过充

首先,大家要知道什么是“过充”。它指的是电池在充电时,在已经充满后还继续长时间充电。就比如说有些车主周末喜欢宅在家,电动汽车就一直插着充电枪整整两天,但实际上几个小时就已经充满了。

 

这样虽然方便,殊不知这种做法对电池的损害极大。过充会导致电池内压升高、电池变形、漏液等情况发生,电池的性能也会显著降低和损坏,尤其是现在的电动汽车基本都采用了锂电池,对过充更加敏感。

当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厂商一般会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上加入防止过充的限制,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大家还是养成良好的充电习惯为好。

量力而行,绝不过放

所谓“过放”,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将电池完全用光,有些车主甚至在电池用光后还不断尝试启动车辆,这就是进一步的“过放。”

 

有些朋友可能知道,电池的放电过程实际上就是电压逐步降低的过程。锂电池作为一种化学电池,在设计时是有一个最高/最低电压值的。如果强行让电池在低于最低电压值时还继续放电,就可能会造成电池内压升高,正、负极活性物质的可逆性遭到损坏,最终导致电池的性能明显下降,也就是容量的明显减少。

所以,在驾驶电动汽车时,如果电量低于30%就需要尽快充电了,切莫将电池完全用光。

该充就充,但别充满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锂电池不可过充,但频繁地充电实际上对电池是有益处的。锂电池有一个化学特性,就是具有一定的寿命,这个寿命一般用循环次数来表示。一块电池,将电完全用光然后充满这就是一个充放循环。所以,只要电池的电量没用完再充电的话,就不算一个充放循环,有利于保护电池。

 

同时,锂电池在电量高于80%之后继续充电也会造成电池内的活性物质分解,从而影响电池寿命。所以说,为电池充电,最好不要充满,充到80%-90%就可以了。

注意温度,该停就停

锂电池作为一种化学电池,其性能受温度影响极大,温度高了也不行低了更不行。所以在用车时,一定要注意电池的温度。

 

电池在充/放电时,会因为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热,在炎热的夏天更会导致电池温度进一步升高。于是大多数电动汽车在仪表盘上都会显示电池的当前温度,如果温度“爆表”的话,应尽快停车降温,以保护电池。

加速减速,平稳驾驶

电动汽车在起步、载重、上坡时,对电动机的功率有较大需求,这时就会要求电池瞬间的大电流放电。而大电流放电对电池的性能影响很大,会造成电池温度快速升高,过热可能会损坏电池内部结构,比如锂电池融化内部隔膜造成短路等,极端情况下会引起燃烧或爆炸。
电池的内压是由于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所形成的压力.主要受电池材料制造工艺,结构等使用过程因素影响.一般电池内压均维持在正常水平,在过充或过放情况下,电池内压有可能会升高:如果复合反应的速度低于分解反应的速度,产生的气体来不及被消耗掉,就会造成电池内压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