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知识

教你在5分钟内搞懂锂离子电池及组成

来源:宝鄂实业    2019-10-05 20:35    点击量: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
 
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组成。此外,电池还包括粘合剂、导电炭黑、集电极、耳塞、包装材料等部件。主要部件具有以下特点:
 
(1)锂的可逆脱嵌活性材料为正极和负极;正极通常是具有高氧化还原电位的过渡金属氧化物(LIMO2:M是Mn、Co、Ni的一种或几种),负极是锂嵌入和低氧化还原电位的活性物质;如石墨、硅、锡合金等。
(2)电解液是锂电池正负极之间的传输介质。它通常是含有锂盐的碳酸盐有机溶剂。主要的锂盐有lipf6、liclo4等。
(3)膜是具有一定孔隙率和电子绝缘性的微孔膜,如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膜的主要功能是将电池的正负极分开,避免正负极接触造成短路。当电池内部短路温度上升到膜的耐受温度以上时,普通的pp/pe就会熔化,气孔会被关闭,防止li+通过,从而防止电池。燃烧和爆炸。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二次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作为电极材料参与电化学反应,而且作为锂离子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设计和选择应综合考虑比能量、循环性能、安全性、成本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锂离子电池理想的正极材料应满足以下条件:
 
 
(1)高比容量:需要低相对分子质量的正极材料,并可将大量的李+插入到其主体结构中;
(2)工作电压高:要求系统放电反应的负吉布斯自由能大;
(3)充放电速率性能好:电极材料内部和表面要求较高的扩散速率;
(4)安全性能好:要求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高;
_容易准备,环保,便宜。
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想的负极材料应满足以下条件:
 
 
(1)锂的插层反应具有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使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输出电压。
(2)在锂离子注入和去除过程中,电极电位的变化很小,以保证充放电过程中电压波动较小。
(3)锂离子插层过程中结构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良好,使电池具有较高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
(4)可逆比容量高;
_良好的锂离子和电子导电性,获得较高的充放电比和低温充放电性能;
如果李电位低于1.2V,则可以在负表面上形成致密且稳定的固体电解质膜(SEI),从而防止电解质在负极表面上持续还原,并且不可逆地消耗正极的李。
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易于规模化,生产和使用成本低。
资源丰富,环境友好。
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一般由非水有机溶剂和锂盐组成。电解液的作用是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形成良好的离子导电通道。锂电池系统中使用的非水电解质应满足以下条件:
 
 
(1)高电导率,一般为3×10-3~2×10-2S.CM-1;
(2)热稳定性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不发生分解反应;
(3)电化学窗口应在0-4.5V范围内稳定。
(4)化学稳定性高,不与正、负、捕收剂、隔膜、粘结剂等反应。
_对离子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
毒性小,蒸汽压力低,使用安全;
_它能尽可能地促进电极的可逆反应,制备简单,成本低。
化学稳定性、安全性和反应速率是主要因素。
锂离子电池隔膜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要求:电解液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一定的机械强度,耐电极活性物质氧化/还原,电解液腐蚀;隔膜对电解液离子迁移的小电阻,从而降低电池的内阻,为了降低电池在大电流放电时的能量损失,需要一定的孔径和孔径。速率:它应该是一个良好的电子绝缘体,可以防止从电极上滴下的材料颗粒和树突的生长。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自动关机保护。当然,我们也应该有丰富的材料来源和低廉的价格。
 
锂电池隔膜材料的主要性能要求有:厚度均匀性、力学性能、透气性、理化性能等四项性能指标。锂电池隔膜材料根据其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编织膜、无纺布、微孔膜、复合膜、隔膜纸、压延膜等。由于聚烯烃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和较低的成本,聚烯烃微孔膜如聚乙烯和聚丙烯仍广泛用于商用锂电池隔膜。为了提高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在聚烯烃微孔膜的基础上制备了陶瓷隔膜等功能复合隔膜。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