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正负材料知识讲解
来源:宝鄂实业
2019-10-19 21:19
点击量:次
锂离子电池正负材料
我们经常看到磷酸铁锂、三元锂等专业锂离子电池术语,它们都是根据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来区分锂离子电池的类型。相对而言,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对电池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这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那么,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正负材料有哪些?使用它们作为锂离子电池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一。正极材料
首先,让我们看看积极材料的选择,主要基于以下因素:
1)高氧化还原电位,使锂离子电池达到高输出电压。
2)锂元素含量高,材料堆积密度高,使得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
3)化学反应过程中结构稳定性好,使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长的循环寿命;
4)导电率高,使锂离子电池具有良好的充放电比性能;
5)化学和热稳定性好,不易分解和受热,使锂离子电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6)价格低,锂离子电池成本低;
7)制造工艺相对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
8)对环境污染小,易于回收利用。
目前,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充放电比、安全性等关键指标主要由正极材料控制。
基于这些因素,通过工程研究和市场调研,市场上常见的阴极材料如下表所示:
锂离子电池八参数及正负极材料分析
第一代商用锂离子电池是索尼于1990年推出市场的锂离子电池,随后被广泛应用于消费品中。随着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的大规模普及,钴酸锂一度占据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销售的最大比重。但其固有的缺点是质量低于容量(不等于能量密度),理论极限为274mah/g,考虑正结构的稳定性,只能达到理论值的50%,即137mah/g。由于钴元素在地球上的储量相对较低,钴酸锂的成本也较高,很难在动力电池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因此钴酸锂正极材料将逐渐被其他材料替代。
由于铌酸锂具有稳定性、安全性、材料合成困难等缺点,其商业应用较少,在市场上也很少见到,因此本文不作讨论。
2.阴性物质
相对而言,目前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并不多,但负极材料在提高锂离子电池性能方面仍起着重要作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选择应主要考虑以下条件:
1)采用层状或隧道结构,便于锂离子解块;
2)锂离子解块过程中没有结构变化,具有良好的充放电可逆性和循环寿命。
3)锂离子应尽可能多地嵌入和分离,使电极具有较高的可逆容量。
4)氧化还原反应电位低,用正极材料使电池具有较高的输出电压。
5)第一次不可逆放电比容量小;
6)与电解液溶剂相容性好;
(7)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8)安全性好;
9)环境友好。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种类繁多,根据化学成分可分为金属负极材料(包括合金)、无机非金属负极材料和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
(1)金属阳极材料:这些材料大多具有超高的锂容量。研究的第一种阳极材料是锂金属。由于电池的安全问题和循环性能差,金属锂作为负极材料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合金阳极材料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如锡基合金、铝基合金、镁基合金、锑基合金等,这是一个新的方向。
(2)无机非金属负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有碳材料、硅材料等非金属复合材料。
(3)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这些材料通常具有结构稳定、循环寿命长的优点,如锂过渡氧化物(钛酸锂等)、锡基复合氧化物等。
从目前市场来看,在大规模商业应用方面,阳极材料仍以碳材料为主,石墨和非石墨碳材料均有应用。在汽车和电动工具领域,钛酸锂作为负极材料有一定的应用,主要是具有非常优异的循环寿命、安全性和倍率性能,但它会降低电池的能量密度,因此并不是市场的主流。除了索尼的锡合金产品外,其他类型的阳极材料大多仍以科研和工程开发为主,很少有面向市场的应用。
就未来发展趋势而言,如果能有效解决循环性能问题,硅基材料很可能取代碳材料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的主要负极材料。锡合金、硅合金等合金负极材料也是一个非常热门的方向,将走向产业化。此外,具有高安全性和能量密度的氧化铁可以替代钛酸锂(LTO),其在某些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长寿命和安全性有很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