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该如何选择?
来源:宝鄂实业
2019-10-20 12:21
点击量:次
负极材料
1)采用层状或隧道结构,便于锂离子解块;
2)锂离子解块过程中没有结构变化,具有良好的充放电可逆性和循环寿命。
3)锂离子应尽可能多地嵌入和分离,使电极具有较高的可逆容量。
4)氧化还原反应电位低,用正极材料使电池具有较高的输出电压。
5)第一次不可逆放电比容量小;
6)与电解液溶剂相容性好;
(7)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8)安全性好;
9)环境友好。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种类繁多,根据化学成分可分为金属负极材料(包括合金)、无机非金属负极材料和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
(1)金属阳极材料:这些材料大多具有超高的锂容量。研究的第一种阳极材料是锂金属。由于电池的安全问题和循环性能差,金属锂作为负极材料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合金阳极材料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如锡基合金、铝基合金、镁基合金、锑基合金等,这是一个新的方向。
(2)无机非金属负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有碳材料、硅材料等非金属复合材料。
(3)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这些材料通常具有结构稳定、循环寿命长的优点,如锂过渡氧化物(钛酸锂等)、锡基复合氧化物等。
从目前市场来看,在大规模商业应用方面,阳极材料仍以碳材料为主,石墨和非石墨碳材料均有应用。在汽车和电动工具领域,钛酸锂作为负极材料有一定的应用,主要是具有非常优异的循环寿命、安全性和倍率性能,但它会降低电池的能量密度,因此并不是市场的主流。除了索尼的锡合金产品外,其他类型的阳极材料大多仍以科研和工程开发为主,很少有面向市场的应用。
就未来发展趋势而言,如果能有效解决循环性能问题,硅基材料很可能取代碳材料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的主要负极材料。锡合金、硅合金等合金负极材料也是一个非常热门的方向,将走向产业化。此外,具有高安全性和能量密度的氧化铁可以替代钛酸锂(LTO),其在某些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长寿命和安全性有很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