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何时才能进入大规模应用?
来源:宝鄂实业
2019-10-20 14:58
点击量:次
固态电池何时才能进入大规模工业化?
大多数业内人士都持乐观态度。据业内人士预测,“预计现有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将在三年内出现两倍以上。”在2013,JCESR说:“在五年(2018)中,开发出的电池的能量密度是普通电池的五倍,价格是1/5。”
但科学研究领域的学者们持保守态度——他们认为“毕竟,开发产品和形成产业是不同的。”2016年上半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红博士表示:至少到2020年,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生产的固态电池“可以进行商业化程度的测试”,而“真正的全固态电池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虽然工业界不可能实现液固飞越,但这并不意味着工业界在固态电池领域无所事事。”丰瑞资本(fengrui capital)的投资者朱兆洲(zhu zhaozhou)对笔者表示:“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液固过渡计划。例如,麻省理工学院孵化的锂电池公司固体能源系统的电解液既是固体又是液体:首先在锂金属电极上覆盖一层固体电解质膜,然后加入准离子型阻燃液体。与传统电池相比,电池能提供更多的能量。
“固态电池性能好、成本高,应面向安全稳定要求高、无成本的行业。固态电池的制造工艺不同于传统电池。要充分利用传统电池的生产设备,避免整个生产线的改造,降低生产成本。”朱军说。
在大容量固态电池产业化方面,日本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丰田和日立是固态电池行业的领军企业。2009年,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开发署(nedo)启动了210亿日元的电池研究计划,希望到2030年开发出能量密度超过目前水平5倍的充电电池。从现在起,这个时间可能会大大提前。
韩国也不落后。三星在日本也有一个固态电池研究所——如果三星更早开发固态电池,它可以取代固态电池。
继日本和韩国之后,欧洲、美国和中国紧随其后。
在法国,电动汽车已经与固态电池一起投入使用,但它们使用的固态电池中间仍然有一个隔膜,其实并不全是固态的,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的应用。美国人只有技术,没有大规模生产的产品。这里有大量的初创企业,如seeo、固体能源系统、固体能源、量子景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