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能源电池公司对电动车电池如此谨慎?
来源:宝鄂实业
2019-11-03 22:06
点击量:次
为什么电池公司对电动车如此谨慎?
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预计将不超过5%。启动和停止系统和其他技术仍然是现实的节能选择。当被问及对汽车电气化的未来有何看法时,约翰逊说
“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预计不会超过5%,启停系统等技术仍然是现实的节能选择。”当被问及汽车电气化的未来时,江森自控能源与动力业务工程与产品开发副总裁玛丽安·赖特(MaryAnn Wright)持保守观点。
全球销量最大的汽车电池供应商江森自控(Johnson controls)去年生产了1.4亿块电池,约占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这意味着每三辆汽车中就有一辆使用江森自控的电池。然而,这些电池只用于启动、点火和点燃汽车,而江森自控在使用电池方面要低调得多。
LG化学(雪佛兰伏特)、三星SDI(宝马i3)、松下(特斯拉)和AESC(尼桑leaf)的名字可能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更熟悉,因为它们装载了明星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拥有100多年电池行业经验的江森自控为何对其电动车布局如此谨慎?在上海车展上,车毅有机会采访了公司能源动力业务工程和产品开发副总裁赖特(MaryAnn Wright)等高管,听取他们对电气化的看法。
根据江森自控基于产能的预测,在中国、北美和欧盟,到2020年乃至2025年,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份额将非常有限。
“除了电池本身的高成本,汽车制造商还需要重新设计和开发适合电力系统的车型。这将导致系统成本大幅增加。”玛丽安说。据估计,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单车系统成本将增加约6万元。这大约是一辆普通小型车价格的50%,消费者很难接受。
除了价格,MaryAnn还发现了电动汽车技术成熟度、基础设施投资和工业投资方面的显著不足。这也是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
国内电池公司科力远总裁罗涛曾说过,汽车可以分为高、低档,但电池不能分为369等。消费者说一辆低成本汽车的电池一年后就会坏掉,这是不可接受的。因此,无论新能源汽车的定位如何,都会对电池的安全性、寿命和经济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汽车动力电池的突破甚至比卫星电池和潜艇电池更困难,因为卫星电池和潜艇电池在成本约束方面不敏感。其次,卫星和潜艇只需要少量生产,由专业人员操作和维护。”罗还认为,至少在未来五年内,电动汽车很难打入国内市场。科力远与吉利汽车近日达成协议,双方决定深化混合动力汽车市场。
近两年来,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增长非常迅速,但总量仍然非常有限。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C)的数据,2014年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为7.48万辆,是上年的三倍多,但仅占总销量的0.3%。在美国,去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为11.86万辆,仅占总销量的0.73%。
2013年初,美国政府宣布2015年1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目标将无法实现。2015年,中国有望实现汽车累计产销50万辆的目标。
事实上,你无法解读趋势。困难的是读取时间节点和边界。电气、智能、电子商务…百年老字号的汽车行业似乎正处在一个混乱的十字路口,行业和消费者对一些新概念和新趋势有着不同的理解。一个焦点是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