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知识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分析

来源:宝鄂实业    2019-11-03 22:37    点击量: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根据中国科学院的网站5月24日,王晓惠,从高性能陶瓷材料的研究部门,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首次准备12世界上超薄纳米磷酸铁锂纳米厚的表创建一个极度缺水的酸性合成环境之前的研究的基础上。本工作为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前景。
电压滞后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制成的电极具有最小的电压间隙。恒电位间隙滴定结果表明,该电极具有较高的活化率和转化率。这些结果表明,由取向的LiFePO4超薄纳米片组成的电极具有较高的活化粒子比例。因此,该电极具有优良的倍增器性能和循环寿命。在10C(60min /10 = 6min)充放电比下,经过1000次循环后,90%的初始容量可以维持。在20C充放电比下,容量仍可达到理论容量的72%。这项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视角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也就是说,它不仅可以缩短锂离子的扩散距离通过减少维度的方向,也是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激活粒子比通过调整方向的维度。
 
锂离子电池是当今社会移动电子设备的必备电源。它由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等组成。其关键性能指标(如倍增器性能和循环寿命)是由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决定的。LiFePO4被认为是一种正极材料。为了提高其电化学性能,人们一直致力于缩短锂离子的扩散距离,即减小方向尺寸。最近的研究表明,电极由大量的粒子组成,其电化学性能主要取决于充放电过程中参与电化学反应的粒子(活性粒子)的数量占总粒子数量的比例。因此,如何获得活性粒子比例高的LiFePO4是正极材料研究的关键问题。
 
工信部部长苗圩此前曾表示,工信部有能力解决电池瓶颈,并将提供解决方案,以提高电池容量、安全性、续航里程和电池寿命。目前的容量技术限制预计不会降低电池的产量。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相关锂概念库存值得关注。A股市场、赣丰锂业、天齐锂业等上市公司可能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