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分析
来源:宝鄂实业
2019-11-10 21:33
点击量:次
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负极材料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一般采用石墨制成负极,是国内锂离子电池四大关键部件中唯一实现产业化的材料。国内企业在低技术含量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就。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上海姗姗科技有限公司其中,深圳贝特瑞市场份额位居世界第二。客户包括松下、三星、日立、比亚迪以及130多家制造商。然而,尽管石墨负极材料商业化成功,但碳作为负极始终存在一些不可克服的弱点,未来将被非碳材料所替代。由于石墨在电解液中形成钝化膜,所以钝化膜可以传递锂离子,但会造成能量损失。此外,当电池过充时,石墨阴极表面会析出锂金属,导致电池短路。随着温度的升高,嵌入锂的石墨负极与电解液发生第一次放热反应,产生可燃气体并发生燃烧。因此,石墨并不是最理想的负极材料,因此寻找性能更好的非碳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研究课题。尽管广泛研究各种各样的碳阳极材料,特别是近年来,纳米结构的碳阳极材料,如锡化合物氧化,氧化钛和钛酸盐化合物,如许多锂电工人的注意,但这些材料仍然有许多问题要解决,仍然无法大量应用,生产线和持续改进的过程是必要的。
电池长期过充:在长期充电状态下,过充、过流也会引起高温高压,从而造成潜在的使用问题。此外,锂电池在温度、湿度、接触不良等特殊条件下会瞬间放电,产生大量电流,引起自燃或爆炸。电池短路:当手机处于高温下,或受到撞击时,金属摩擦等,可能会导致电池短路,从而导致爆炸。如何避免爆炸的使用质量好的充电器或原创的充电器,锂电池充电过程通常是第一个恒流,恒压冲,为了确保手机电池不容易超载,一些手机充电器充满电后自放电的函数,是避免收费过高。使用原装电池时,一定要避免使用假冒电池、劣质电池,因为一般电池的外观会包上一层安全膜,当电池内部的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将安全膜释放的压力爆开,而电池本身也不会爆炸。但劣质电池不一定有安全膜,几百个30个40个的品牌电池只是价格上的差别。不要在低温下给手机充电。在低温状态下C,带电电量将明显低于正常的电量,这将导致平衡率不足的正负电极反应,导致晶体的形成降水的多余的锂离子,导致薄膜的击穿,造成电池内部短路,导致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