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知识

分析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发展趋势

来源:宝鄂实业    2019-11-17 22:16    点击量:
锂电池正极材料由单一方向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随着锂离子电池的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也逐渐扩大。在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使用上,从简单到多样化,包括橄榄石型磷酸亚铁锂、层状锂钴酸、尖晶石型锂锰酸等,实现了多种材料的共存。
 
从技术的发展可以看出,未来会有更多新的阴极材料出现。电力电池正极材料对成本、安全性能、循环能力和能量密度都有严格的要求。
 
由于我国生产锂电池正极材料所需的锂、钴、锰、镍等金属资源丰富,消费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等锂电池下游应用市场正在迅速扩大。近年来,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正在发展壮大。我国锂负极材料产业集中度较高,形成了京津、长江中下游、华南三大锂负极材料产业基地。
 
分析认为,随着三元锂电池材料在电力领域的逐渐成熟和消费市场对里程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内汽车企业可能会启动一轮从磷酸铁锂到三元路线的变道。在此背景下,三元锂电池材料市场有望迎来更大的市场需求。
 
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产品更新换代快,性能要求不断提高。此外,尽管燃料电池、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等替代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不能排除未来技术创新取代现有产品的风险。
 
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发展趋势
 
截至2018年9月底,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产量为22.63万吨,同比增长13%。预计2019年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产量将突破50万吨,达到53.7万吨。在未来五年(2019-2023),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7.02%。预计到2023年,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产量也将突破100万吨,达到107000吨。
 
锂正极材料行业起步较早,整体技术水平和质量优于我国锂正极材料行业,占据了锂正极材料市场高端领域。近十年来,我国大型锂正极材料发展迅速,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日本、韩国的锂正极材料已逐步从中国进口。中国的市场份额已占全球市场的46%,未来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为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电力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发展迅速。随着锂电池能量密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市场对三元材料的需求始终保持增长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