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的成本下降,使得储能在原来一些缺乏竞争力的领域开始具备竞争力
我们先看大致的产业发展背景。首先,2017年是中国发展储能的共识之年,在这之前关于要不要发展储能存在很多争议。2017年《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是一个标志,标志着中国储能春天的来临,2018年全球以及中国的储能项目迅速发展。其次,发展储能的核心是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在最近5年光伏风电发电成本快速下降,以及由于新能源汽车带动动力电池的成本下降,使得储能在原来一些缺乏竞争力的领域开始具备竞争力,储能的多重价值逐渐被体现。第三,储能春天已经来临,春天是萌芽、开花的季节,但是储能蓬勃发展的夏季还没有到来。现在各类储能技术,包括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化学储能和储热蓄冷已经纷纷开展示范和商业应用,在应用中展现了储能的优势,同时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尤其是电化学储能技术,应该说距离“低成本、长寿命、高安全、易回收”的总体目标还有相当的差距,有待技术创新和突破。
储能有六大应用场景,可再生能源并网,电网辅助服务,电网输配,分布式及微网,用户侧,以及一个非常特殊的用户侧:电动汽车VEG模式的供能系统。储能应用场景很多,大致可以分类储能的三大作用:第一,平滑间歇性电源功率波动,这样的场景需要功率型储能技术;第二,减小峰谷差,提高电力系统效率和设备利用率,这种场景下大部分需要容量型储能技术;第三,增加备用容量,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性和供电质量,这个需要的是UPS备用型的储能技术。当然还有第四类复合型的应用,尤其是电网侧应用,参与调峰调频和紧急备用,我们称它为复合型或者是能量型的储能技术。最后一个,回收技术,这点非常重要。包括废旧电池的更换处理技术、安全运输技术、回收处理技术和资源再利用技术。锂电池的回收流程和技术还不成熟,需要与材料技术和结构技术相结合,发展方便回收再生的新型储能电池技术,在产品设计方面加以创新改进,从生产端提前考虑电池回收处理的环节,以实现储能锂电池产业的资源可持续发展,这一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两天协会正在带着世行专家去考察现有的电池回收情况。包括更换处理、安全运输、报废回收以及资源再利用。我们知道报废电池的危险性比新电池的危险性高,电池报废以后怎么运回基地,有没有可能开发创新的技术?在电池报废前进行安全处理,使它绝对不可能燃烧爆炸,这是储能电池面临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