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纳入电动汽车“三包”范围,能给消费者提供了一个保障吗、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5-06 14:56
点击量:次
3月14日,《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汽车三包”修订稿)在司法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和市场监管总局网站同时发布,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在4月13日前,通过网络、电子邮件、信件等方式将意见建议反馈给市场监管总局。
此次“汽车三包”修订稿对家用电动汽车的“三包”责任进行补充完善:
1)将动力蓄电池、行驶驱动电机作为与发动机、变速器并列的家用汽车主要系统,纳入免费更换总成的规定范围;
2)将动力蓄电池、行驶驱动电机与其主要零件反复发生的质量问题纳入退换车条款;
3)要求生产者将动力蓄电池放电容量衰减限值和对应的测试方法明示在“三包”凭证上;在退换车条款中补充了家用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起火的故障。
4)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中的动力蓄电池、行驶驱动电机适用于本规章。氢能源等其他新能源汽车目前尚未批量上市,本次修订暂不涉及相关内容。
同时,“汽车三包”修订稿进一步加大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针对当前消费者退换车支付使用补偿费用偏高的问题,通过对比研究国外类似法规和测算,将使用补偿系数n从现行《汽车三包规定》中的0.5%至0.8%调整到上限不超过0.7%、下限不封底。
考虑到目前“三包”起算日期按开具购车发票之日起计算,而实际销售活动中存在向消费者交付产品晚于开具发票日期的情况,为此增加按照实际交付日期起计算“三包”期限的规定。
点评:当前因为锂电池技术、三电系统以及充电网络等一系列不成熟、不完善的原因,导致电动汽车存在一系列质量问题,动力电池的质量问题尤其突出。而此次将动力电池纳入电动汽车“三包”范围,给消费者提供了一个保障,同时也给主机厂和电池厂上了一道箍,避免消费者的权益遭到侵害。
3、宁德时代采用界面膜包覆解决硅碳硬伤
硅基材料就被看做替代石墨的下一代材料,据测算,硅基负极材料的比容量可达石墨负极的10倍,被看作是后者的“替代者”。
传统硅基材料的应用,主要采用碳包覆技术,即在硅材料表面复合一层碳材料。但由于硅材料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高达300%,多次循环后表面包覆的碳材料会破碎、脱落,对硅材料的保护作用大幅减弱,从而导致电池循环性能不佳。
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介绍,宁德时代摒弃了传统碳包覆技术,转向研究人造电解质界面膜包覆技术。历时2年多,将这一技术应用到硅材料制备,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人造电解质界面膜包覆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其循环性能表现显著优于国外产品。
“与碳材料相比,人造电解质界面膜与硅材料的结合作用力更强、弹性更好、不易破碎或粉化,对硅材料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因此能够在循环中大幅提高硅材料的界面稳定性,从而提升电池的循环寿命。”
点评:基于该技术,宁德时代已经率先开发出比能量(质量能量密度)达304Wh/kg的电池样品,这表明其采用的人造电解质界面膜包覆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硅碳材料的膨胀问题。此举将促进国内充分掌握材料改性、前驱体合成等多方面的核心技术,实现关键材料技术的国产化,为硅碳复合负极的逐步商业化推广应用提供了重要保障。
此次“汽车三包”修订稿对家用电动汽车的“三包”责任进行补充完善:
1)将动力蓄电池、行驶驱动电机作为与发动机、变速器并列的家用汽车主要系统,纳入免费更换总成的规定范围;
2)将动力蓄电池、行驶驱动电机与其主要零件反复发生的质量问题纳入退换车条款;
3)要求生产者将动力蓄电池放电容量衰减限值和对应的测试方法明示在“三包”凭证上;在退换车条款中补充了家用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起火的故障。
4)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中的动力蓄电池、行驶驱动电机适用于本规章。氢能源等其他新能源汽车目前尚未批量上市,本次修订暂不涉及相关内容。
同时,“汽车三包”修订稿进一步加大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针对当前消费者退换车支付使用补偿费用偏高的问题,通过对比研究国外类似法规和测算,将使用补偿系数n从现行《汽车三包规定》中的0.5%至0.8%调整到上限不超过0.7%、下限不封底。
考虑到目前“三包”起算日期按开具购车发票之日起计算,而实际销售活动中存在向消费者交付产品晚于开具发票日期的情况,为此增加按照实际交付日期起计算“三包”期限的规定。
点评:当前因为锂电池技术、三电系统以及充电网络等一系列不成熟、不完善的原因,导致电动汽车存在一系列质量问题,动力电池的质量问题尤其突出。而此次将动力电池纳入电动汽车“三包”范围,给消费者提供了一个保障,同时也给主机厂和电池厂上了一道箍,避免消费者的权益遭到侵害。
3、宁德时代采用界面膜包覆解决硅碳硬伤
硅基材料就被看做替代石墨的下一代材料,据测算,硅基负极材料的比容量可达石墨负极的10倍,被看作是后者的“替代者”。
传统硅基材料的应用,主要采用碳包覆技术,即在硅材料表面复合一层碳材料。但由于硅材料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高达300%,多次循环后表面包覆的碳材料会破碎、脱落,对硅材料的保护作用大幅减弱,从而导致电池循环性能不佳。
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介绍,宁德时代摒弃了传统碳包覆技术,转向研究人造电解质界面膜包覆技术。历时2年多,将这一技术应用到硅材料制备,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人造电解质界面膜包覆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其循环性能表现显著优于国外产品。
“与碳材料相比,人造电解质界面膜与硅材料的结合作用力更强、弹性更好、不易破碎或粉化,对硅材料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因此能够在循环中大幅提高硅材料的界面稳定性,从而提升电池的循环寿命。”
点评:基于该技术,宁德时代已经率先开发出比能量(质量能量密度)达304Wh/kg的电池样品,这表明其采用的人造电解质界面膜包覆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硅碳材料的膨胀问题。此举将促进国内充分掌握材料改性、前驱体合成等多方面的核心技术,实现关键材料技术的国产化,为硅碳复合负极的逐步商业化推广应用提供了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