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专题

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为什么成为天然矛盾呢、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5-09 14:56    点击量:

当前,锂电池已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紧密,我们的手机、笔记本电脑里面都有锂电池。锂电池指的是电化学体系中含锂的电池,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材料四部分构成。因正极、负极材料不同,而被区分成不同种类的电池,如常用的正极材料有钴酸锂、锰酸锂、镍酸锂、磷酸铁锂等,常用的负极材料石墨、锡基、硅基、钛基等。

 

在2016年Model3型汽车发布前,特斯拉电动汽车采用松下提供的18650型号的钴酸锂电池,单颗电池容量为3100毫安时。特斯拉的MODELS型汽车上的电池单元一共运用了约7千-9千节18650锂电池,特斯拉的工程师首先将这些电池以砖、片逐一分配组成电池包,然后平铺在车身底板上。

 

早在1991年,索尼公司就发布了首个商用锂电池,同时索尼公司根据多年开发经验,综合考虑后定下了一种标准电池型号:直径为18mm,长度为65mm的圆柱形电池——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18650锂电池。之后这种圆柱形的锂电池彻底革新了消费电子产品的面貌。小到充电宝,大到汽车,这种圆柱形电池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今天松下、三星、LG等厂商旗下的的电池工厂仍然在24小时不停地生产着这种有着近30年历史的产品。由于18650号电池的体积太小,无法通过工艺控制和原材料角度提高能量密度,降低电池成本,因而特斯拉从Model3车型开始,使用增大体积的21700号镍钴铝三元锂电池,也就是直径21mm、长度70mm的圆柱形电池。

 

三元锂电池全称“三元材料电池”或“三元聚合物锂电池”。它指的以镍钴锰(铝)三元材料做正极材料,以石墨为负极材料的电池,所以称之为“三元”。

 

三元锂电池的最大优势在于电池储能密度高,续航能力强;其次电池寿命、输出功率、成本控制都不错,因此特斯拉、比亚迪等国内外汽车产商都纷纷选择采用。但其安全性却令人担忧,宋健指出,三元锂电池中的三元材料在达到一定温度时,会分解释放出极活泼的初生态氧,即使在没有外界氧气供应的情况下,电池本身就具备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的燃烧三要素。

 

三元锂电池中所含的镍钴锰(或铝)三种金属元素聚合物,在电池内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镍、钴是元素周期表中副族中的活性金属,主要作用是提升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是提升续航里程的主要突破口,要想电池让汽车跑得更远,那就势必要增加镍、钴在三元材料中的比值,不过也必须承担两者化学性质活泼带来的安全隐患,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三元锂电池中使用热失控温度越低的正极材料,电池的安全性就越差。”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曾发表文章,旗帜鲜明地反对大力发展三元锂电池。杨裕生认为,国家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机制鼓励电动汽车搭载高能量密度电池,电池厂商为追逐利益,在缺乏科学性的情况下,才大力发展三元锂电池。

 

优势满满的全固态锂电池发展缓慢

 

电池被安装在空间有限的汽车里,其能量密度决定了电动车的行驶距离,目前电动车用的锂电池能量密度约为120~150瓦时/公斤,根据《中国制造2025》动力电池发展规划:到2020年,国产电动汽车的电池能量密度将达到300瓦时/公斤,2025年达到400瓦时/公斤,到2030年达到500瓦时/公斤。

 

随着电芯和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的进一步增加,保障动力电池系统安全的需求也会更加强烈,挑战和难度也将随之提升。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也曾公开表示,在发展电池能量密度的同时,要将动力电池系统电-热安全作为电动汽车发展最关键的指标,从动力电池的单体模块、电池包、电-热管理以及结构布置等方面综合考虑,重视材料的稳定性、充放电机制、热失控防护和电-热管理系统。

 

电池能量密度的跃进对于电池来说本身就是一场“赌注”,因为能量密度提升意味着需要采用更高活性的正负极材料,或减少隔离膜的厚度,两项做法都将大幅增加电池的危险性。

 

如何解决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矛盾?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接受媒体采访时候表示,全固态锂电池是未来电池发展的方向。他介绍,目前业内正在研究一种全固态电池,不会发生刺穿隔膜的问题。

 

欧阳明高院士强调,这个词的每一个字都不能少、不能变,所谓“全固态锂电池”是一种在工作温度区间内所使用的电极和电解质材料均呈固态,不含任何液态成分的锂电池。

 

全固态锂电池由于采用高热稳定性的固态电解质,代替了易燃的常规有机溶剂电解液,电池燃烧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搭载全固态锂电池的汽车,自燃概率会大大降低,可以说是下一代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理想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