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电池专题

电动车容易发生事故、为什么还会有如此庞大的社会需求呢、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5-16 14:53    点击量:
对中小城市的民众而言,汽车并非所有家庭的刚需,而公共交通也未必能够满足日常需求。所以,目前依旧划分为非机动车的电动车就自然成了民众的选项之一。2018年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电动自行车全社会保有量超两亿辆。

如此庞大的社会需求,自然就不能因电动车容易发生事故而一禁了之。因而,每每电动车充电发生事故后,我们除了讨论如何在立法层面来规范电动车使用外,是否思考过如何从公共设施保障层面来解决这一问题?基于笔者个人观察和使用经验,目前有两种看起来比较安全的做法。一种是在小区或单位停车场设置统一电动车充电处,提供一定面积的车位和电源,方便电动车充电。另一种则是设立一些快递网点所使用的防爆充电柜,将电瓶拆卸,置入柜中充电。

但这样相对安全的做法看起来只适合小范围使用,不太适合作为公共保障。一则,在电动车数量比较大的地方,一个小区电动车多的能达到千台,所以公共充电设施需要占用很大的面积。二则,电动车的电池充电方式虽简单,220V家用线路即可充电,但充满电需要耗费数小时。一般而言,使用电动车代步者的充电时间比较集中,都是下班之后,同一时间的充电需求极大。

还有个尴尬的现实需要直视——电动车用户在楼道和家里充电是迫于无奈的选择。电动车整体价值最高的配件就是电瓶,而电动车电瓶偷盗是个久而未治的问题。在家里和楼道充电,除了室外没有充电口,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防盗。公共充电设施如何防盗,也会成为一个新的问题。

因而,我们在讨论电动车充电起火案件时,是否能够换个思路,试着从解决充电渠道的源头问题上来讨论?有关部门是否也能够从城市规划等层面上,将电动车充电问题纳入社会议题来想办法解决呢?毕竟,汽车有加油站,电动汽车有专门充电桩,电动自行车为什么不能想办法也享受一下公共服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