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行业资讯

手机爆炸真的是因为充电过度吗?原来我们都错了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16 18:30    点击量:
 
关于手机充电爆炸的问题
叔决定给大家一个科学的解释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个试验
 
试验:测试手机过度充电
 
通常手机电池的充电电压是5V,电流大小是1A;实验中求真实验员使用10v电压、10A强度电流给锂电池充电。20分钟后,锂电池发生了严重的形变,突然在某一个瞬间发生了爆燃:
专家解答
 
锂电池中的电解液在高电压强电流下会分解产生易燃气体,过度聚集就会爆炸燃烧;一些劣质充电器经常引发问题,就是因为充电时电压电流不稳定,极易发生爆炸燃烧现象。
 
  那么,手机爆炸是因为过度充电而引起的吗?
 
关于“过充电引发爆炸”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锂电池内部设置了保护装置,完全可以应对过度充放电、短路、温度过高等问题,及时停止电池内部电化学反应。因而,电池质量过关,便不会存在爆炸危险。
 
还有还有
“手机一定要用完了才能充电
不然会损坏电池”
“手机不能过度充电不然会爆炸”
这些,通通都是谣言!!!
 
叔知道,这些伪百科
大家已经根深蒂固
今天,叔想要辟谣就要从一个概念开始
那就是“记忆效应”
 
什么是记忆效应
 
记忆效应是指电池在被使用的时候,电池内容物产生结晶的一种效应,这会导致电池暂时性容量减小,缩短使用时间。而这种现象,只存在于镍镉电池及镍氢电池。
 
基于镍镉电池及镍氢电池的“记忆效应”的影响,从前我们的的确确需要把电都释放完才能充电,这样才能减少电量重复充放而造成的耗损,保证电池耐用持久。
 
现在是锂电池时代
 
随着科技发展,电池不断升级,“记忆效应”已成为过去式,逐渐被锂电池所替代。
早期的手机电池多为镍镉电池及镍氢电池,大家习惯了用完再充电,而随着时代变迁,镍镉电池渐渐被锂电池取代了,自然而然,“记忆效应”也随着旧电池的淘汰而成为了过去时。
 
 
锂电池究竟该怎么用
锂电池的使用习惯恰恰与镍镉电池相反,锂电池没有记忆效应,反而很害怕过度放电。把手机电量用个一干二净然后再充个满当的这种做法,很有可能会造成它一蹶不振。总之,对于锂电池要本着“少充多餐”的原则,不要担心你频繁的浅度充电会影响电池,反而这样有利于延长其寿命。
 
怎样才能避免手机爆炸
 
购买使用原装手机充电装置
切勿一边充电一边玩手机
不同手机充电器不要混着用
不要套着手机壳充电
手机在潮湿状态下,不要操作充电器
旅行充电器接口不宜过松或者过紧
 
 
不要将充电中的手机放在床头或离人比较近的位置
不要将充电器长期插在插座上,防止其发生老化发生火灾
如发现手机很烫,应及时停止操作
最好不要充满,更不能长时间的过度充电;使用时也不要将电池完全耗尽,否则可能埋下安全隐患,90%以上,不影响使用就可以了,过冲过放对电池都不好。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