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行业资讯

关于锂离子电池注液和浸润过程模型化分析

来源:宝鄂实业    2020-01-30 16:16    点击量:
1.  模型介绍
 
 
Thomas Knoche的模型结构可以分为三步,构建模型的第一步主要为细分注液过程。注液过程的影响因素可以细分为“产品设计”、“注液设备”、“工艺特性”、“注液设备”,以及“产品质量”和“工艺质量”几部分。其中“产品设计”又可以继续细分为几个更加具体的部分,特别是当这个几个部分工作机理不同时,更应该进行详细的划分,例如对于锂离子电池注液过程,电池设计可以分为“电池结构”和“电池材料”两大部分,其中“电池结构”代表的是电池的宏观结构,“电池材料”则代表电池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设备”和“工艺实施”则代表了生产过程对于电池特性的影响。“工艺现象”是这一层模型的核心,因此“工艺现象”描述了其他不同部分之间的因果关系。最终上述的输入因素都会最终反映在输出“产品质量”和“工艺质量”上。
 
 
 
2.模型应用
2.1  注液工艺
锂离子电池的注液和浸润可以细分为多个步骤——注液、密封和浸润,以及各个步骤之间的准备工作等。根据上面的的构建模型的方法,锂离子电池的注液和浸润过程可以由下图表示,下图中的箭头表明了注液过程各个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从图上可以看到,注液过程主要受到注液系统和体系压力两个因素的影响。而体系压力会对电池注液准备、注液、密封前浸润和密封后浸润等过程产生影响,可见体系压力是电池体系注液和浸润过程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目前的常见的注液方式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通过注液孔直接注液(最主流的方式),另外一种是将电池放入到电解液之中让电解液渗入电池。通过注液孔注液的方式,根据注液量又可以分为单倍注液和多倍注液(受到电池结构和批次的影响)。几种注液方式促进浸润的措施各有不同,其中单倍注液方法,通过反复的抽压的方式促进电解液在电芯内的浸润,而多倍注液方法是通过加压的方式促进电解液在电芯内浸润,浸入式注液则没有促进浸润的措施。
 
 
 
2.2 注液设备
注液和浸润用到的设备,以及设备之间相互的因果关系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到注液设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注液设备;2)压力控制设备,真空设备和加压设备;3)电池固定结构。
 
 
 
2.3 工艺特性
影响电池注液和浸润的因素如下图所示,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如箭头所示。锂离子电池的注液主要受到电池结构、电池材料和注液工艺的影响。
 
 
 
2.4 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这一部分可以分为两大部分:1)电池材料选择;2)电池结构设计。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因此锂离子电池的材料选择决定了电解液的浸润速度,如电解液的粘度、表面张力,多孔材料的微孔结构,电解液和正负极材料的接触角等特性都会对电池的浸润性产生影响。电解液在浸润到电芯之前,会首先存储在锂离子电池的外壳之中,因此电池的结构(方形或者圆柱、硬壳或者软包、叠片或者卷绕)都会对电解液的浸润产生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