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的结构和生产流程
来源:宝鄂实业
2020-02-14 09:44
点击量:次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主要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以及外壳。生产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其中,前段工序包括配料、搅拌、涂布、辊压、分切等,中段工序包括卷绕/叠片、封装、烘干、注液、封口、清洗等,后段主要为化成、分容、PACK等。
前段生产工艺是决定电池性能的关键。例如在相同的配料下,充分且高质量的真空搅拌是后续涂布、辊压工艺高质量完成的基础,也是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和稳定性的前提;高质量的辊压使单位面积内镍含量提高,亦可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涂布和辊压的均匀程度高亦会提高电池的稳定和安全性。因此,锂电池生产的前端设备(搅拌机、涂布机、辊压机等)是关乎整条生产线的质量的核心设备,技术含量最高,设备价值也最高(约占整条生产线价值的40%~50%)。中段设备(模切机、卷绕机、叠片机、注液机等)占比约为30%(叠片模式设备价格高于卷绕模式),后段设备(化成机、分容检测设备、过程仓储物流自动化等)占比20%。目前,前段设备对进口依赖仍然很大,中后端设备基本可以实现进口替代,但对于设备一体化要求较高的企业来说,全生产线仍完全依赖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