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行业资讯

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发展研究报告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2-16 15:14    点击量:

1、未来是否有替代锂离子电池的新的二次电池技术出现?真锂研究认为,这需要在性能(以能量密度为核心)和成本的综合权衡方面做得更好才行,而这至少在可以预见的将来(15年甚至更长一点的时间)是看不到的。

  2、智能化的发展得益于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也成就了锂电产业链的大爆发。每一波的智能化浪潮,都确定会让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呈现几何级数的爆发式增长。过去是智能手机,现在是电动汽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智能汽车,将来是智能电网……

  3、从发展历史和区域看,全球锂电产业链的发展总体上可以用“中日韩三国演义”来概括。现在是,将来还会是。产业规模方面目前中国已经一枝独秀,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企业数量,都远超日韩。在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强的发展规划方面,中国已经成功走好了第一步。

  4、规模的发展壮大推动了中国锂电产业链上的企业在制造能力和技术能力方面的快速进步。在制造能力方面,中国企业已在快速接近日韩企业;在技术能力方面,中国领先企业或已达到了韩国巨头的水平,总体也不输于海外企业。

  5、对中国来说,做好锂离子电池产业,将非常有利于实现汽车领域的“弯道超车”,也将为未来智能汽车、智能电网等关键产业和基础设施智能化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从而有能力推动整个产业经济结构的不断升级,最终实现中国经济的腾飞。

  6、锂电产业链是个特殊的产业,特殊之处有二:一是锂电产业已经由劳动密集型过渡到了资本密集型;二是锂电产业自始至终都是技术密集型,这也是它的市场得以持续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

  7、锂离子电池产品未来或将具备大宗商品的基本属性,和原油、有色金属、钢铁等一样,是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和消费的大批量买卖的必须的物质商品。但是,与一般大宗商品显著不同的是锂离子电池需要越来越高的技术含量。这样的一个大宗商品,是推动工农业生产和消费不断升级的基本元素。成为特殊的、有科技含量的大宗商品也将会是锂电产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

  8、锂电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随着能量密度和成本目标的不断推进,产业链各环节的产业集中度也将不断提升。区域分布方面,真锂研究认为,在中国范围内,锂电产业链确定将会向为数不多的几个地方高度集中。

  9、第四次工业革命可能已经来临。锂离子电池的大规模应用可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开启的标志。对于中国来说,抓住这次机会,我们就有可能在未来的产业生态中成为规则的主导者,中国的未来将会更加光明。“目前来看,锂离子动力电池仍是市场主流。”作为技术人员,郎川更认可锂电,在他看来锂电时代已全面到来。而根据正极材料的不同,锂离子电池主要分为磷酸铁锂电池和以镍钴锰、镍钴等为代表的三元电池。但是,现阶段技术比较成熟的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已达到其物理极限。

  消费者对电动车续航里程的期待,通过车厂传导到了动力电池企业,必然要求电池能量密度更高,带电量更大,能够跑更远。而且早在2017年2月出台的《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300Wh/kg、系统能量密度260Wh/kg,成本1元/Wh的目标。如果单靠磷酸铁锂电池要达到这一目标,几乎不可能。所以,三元电池的比例正在迅速上升,磷酸铁锂电池的增速则在放缓。郎川认为:“未来几年动力电池将以三元电池为主,同时向高镍三元和新体系电池方向发展。。 ”汽车厂家也已经行动起来,就连最早更倾向于磷酸铁锂电池研究的比亚迪,近来也悄悄改变了方向,不仅新车普遍搭载三元锂电池,同时在研发上也向三元锂电池靠拢。

  但高性能的三元锂电池在市场上是稀缺货,很多新能源造车企业无法大规模交车,其中电池缺货是重要原因。另外,很多品牌长续航的车型也总是缺货,这也与高性能三元锂电池的产能不足有很大关系。郎川告诉记者,目前因为三元锂电池产量激增,造成锰、钴等原材价格不断走高,未来如何降低成本研发代替产品,将成为电池研发企业的努力方向。纵观国际市场,国内外的企业已经加快布局下一代的电池技术路线,如全固态锂电池、锂硫电池、燃料电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