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行业资讯

手机自燃 到底应该注意什么?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3-19 11:22    点击量:
千万不要边充电边玩手机。会引发爆炸、减少电池寿命。
 
破除它,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边冲边玩时电流是如何分配的。
 
它并不是先充入电池,然后再被电池释放的过程。而是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给电池充电,另一部分直接给到手机本身,维持手机各个模块运转。
 
所以,不论充电的时候玩不玩手机,改变的都是不经过电池直接输送到手机的那部分电流。玩不玩手机对电池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而手机爆炸,严格来说应该是手机的电池爆炸。
这是因为短路产生的瞬间大电流,造成电池急剧升温,电池内部剧烈膨胀引发的爆炸。
 
可如果仅仅是边充边玩,根本无法达到“瞬间大电流”的水平,所以引发手机爆炸的“另有其人”(详见第三部分)
 
说到这儿,一定有人会反驳,边充边玩时手机会在短时间内急剧升温,这难道不是手机自燃、爆炸的原因吗?
 
确实,边玩边冲,电池充电升温加上手机运行的温度会让它变得十分“烫手”,当然会增加手机自燃的风险。这也是为什么不提倡充电时玩高耗能游戏的初衷。
 
但是,“百炼成精”的手机已经拥有的过热保护机制,具体措施就是限制性能。这也是为什么手机过热时会出现卡顿、黑屏等情况。如果温度继续上升超过设定极限值,便会自动关机。
 
“伪科普”还告诉我们:手机千万不能一充充一宿,要注意三小时内及时拔除。
 
这样的提醒出发点也还不错。因为目前手机使用的锂电池所惧怕的一点就是“过充”。
 
充满之后继续给电会导致升温、损耗及种种后果。
但是“伪科普”忘掉一个前提,目前手机等高档的电子设备都会有充电保护机制,电池满电后,会自动断开电路。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即使电子设备不小心充了一天的电也没有任何不良反应,摸上去没什么温度。
 
“伪科普”可能还会说:边充边玩,手机辐射会加大,对人体造成隐形的伤害。
 
这个其实不必多说,百科“手机辐射”已经被归类为“伪科学事件”,那这一类的科普自然是“伪科普”。
 
03
既然“边充边玩”只是被夸大了无数倍、人们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那为什么还会有无辜的人被手机爆炸、自燃深深伤害?
 
首先我们要清楚,现在所使用的锂电池到底“害怕”什么?也要认清,那些手机爆炸事故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锂电池的“天敌”主要为:过充过放、过温欠温、过流。
 
“过充”虽然有充电保护机制,但是如果你使用的是山寨的座充、万能充,便失去了这一层保护。
 
手机“过放”同样有保护机制。电量过低时便会自动关机,有空就给手机充电是保护电池的好习惯。
 
“过温”则是电池损耗的主要原因,手机长时间高耗能的运行就会使电池过温,这无可避免,只能注意控制使用时间。而温度过低时给手机充电,会对电池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用不配套的充电器对手机充电是导致“过流”的主要原因。过流极容易引发短路,而短路就会造成手机的爆炸自燃。
所以,下次借别人充电器给自己手机充电的时候,请一定三四而后行。
 
对于手机安全,我们争论的焦点好像一直都停留在“充电该不该玩手机”、“手机可不可以充一宿的电”......这些已经被科技解决的问题上,而真正应该警惕的危险因素却常常被忽略。
 
例如:不要改装更换原装手机电池;使用原装充电器充电;将手机放在通透干燥、温度正常的环境下充电;充电线裸露是要及时更换;不要使用山寨充电设备和劣质插座等等。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