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行业资讯

生产锂电池主要用到哪些原材料?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有哪些添加剂

来源:宝鄂实业    2020-05-16 17:03    点击量:
    锂电池材料构成主要有: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
    1.在正极材料当中,最常用的材料有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材料(镍钴锰的聚合物)。正极材料占有较大比例(正负极材料的质量比为3: 1~4:1),因为正极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着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其成本也直接决定电池成本高低。
    2.在负极材料当中,目前负极材料主要以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为主。正在探索的负极材料有氮化物、PAS、锡基氧化物、锡合金、纳米负极材料,以及其他的一些金属间化合物等。负极材料作为锂电池四大组成材料之一,锂电池厂家在提高电池的容量以及循环性能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处于锂电池产业中游的核心环节。
    3.市场化的隔膜材料主要是以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丙烯(polypropylene,PP)为主的聚烯烃(Polyolefin)类隔膜。锂电池的结构中,隔膜是关键的内层组件之一。隔膜的性能决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等,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以及安全性能等特性,性能优异的隔膜对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4.电解液一般由高纯度的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必要的添加剂等原料,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电解液在锂电池正、负极之间起到传导离子的作用,是锂离子电池获得高电压、高比能等优点的保证。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有哪些添加剂

1、含硼添加剂
 
  含硼化合物经常作为添加剂应用到不同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中,在电池循环过程中,很多含硼化合物会在正极表面形成保护膜,来稳定电极/电解液之间的界面,从而提高电池性能。考虑到含硼化合物的这一独特性能,众多学者开始尝试将其应用到高压锂离子电池中,来增强正极界面稳定性。
 
  2、有机磷添加剂
 
  根据前线轨道能量与电化学稳定性的关系:分子的HOMO越高,轨道中的电子越不稳定,氧化性越好:分子的LUMO越低,越容易得电子,还原性越好。目前所用的有机磷类添加剂还包括磷酸酯类化合物。XIA等将三烯丙基磷酸酯(TAP)添加剂应用到Li[Ni0.42Mn0.42Co0.16]O2(NMC442)石墨全电池中,发现当有TAP存在时会显著提高库仑效率,长时间循环后,仍然具有很高的容量保持。XPS结果表明,在循环过程中,烯丙基可能会发生交联电聚合反应,得到的产物覆盖到电极表面,形成均匀的SEI膜。
 
  3、碳酸酯类添加剂
 
  含氟皖基(PFA)化合物具有很高的电化学稳定性,同时具备疏水性与疏油性的特性,当PFA添加到有机溶剂中,疏溶剂的PFA会凝聚到一起形成胶团。由于PFA的这一特性,ZHU等尝试将全氟烃基(下图中TEM-EC、PFB-EC、PFH-EC、PFO-EC)取代的碳酸亚乙酯添加到高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对于Li1.2Ni0.15Mn0.55Co0.1O2石墨电池,当加入0.5%(质量分数)的PFO-EC后,电池在长时间循环过程中性能明显提高,这主要是因为添加剂在循环过程中形成了双层的钝化膜,同时减少电极表面的降解与电解液的氧化分解。
 
  4、含硫添加剂
 
  近年来,将有机磺酸酯作为添加剂应用到锂离子电池中的报道很多。PIRES将1,3-丙磺酸内酯(PS)加入到高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有效抑制了电极表面副反应的发生以及金属离子的溶解。ZHENG等用二甲磺酰甲烷(DMSM)作为高压LiNil/3Col/3Mn1/3O2石墨电池电解液添加剂,XPS、SEM以及TEM分析结果表明,MMDS的存在对正极SEI膜具有很好的修饰作用,即使在高压下也能显著降低电极/电解液界面阻抗,提高正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此外,HUANG等分别研究了三氟甲基苯硫醚(PTS)添加剂在高压锂离子电池室温及高温下的循环性能。理论计算数据与实验结果分析得出,在循环过程中PTS比溶剂分子优先被氧化,形成的SEI膜提高了电池在高电压下的循环稳定性。此外,一些噻吩及其衍生物也被考虑作为高压锂离子电池添加剂使用,当加入这些添加剂后,会在正极表面形成聚合物膜,避免了电解液在高压下的氧化分解。
 
  5、离子液体添加剂
 
  离子液体是一种低温熔融盐,因其具备蒸汽压低、电导率高、不易燃、热稳定及电化学稳定性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到锂离子电池中。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