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行业资讯

锂电池安全隐患大不大?

来源:宝鄂实业    2020-07-23 15:33    点击量:
锂离子电池在各种数码电子产品中都有,作为一种充电电池,比起传统的水溶液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比能量高、寿命长以及污染小等特点使得它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这些特点也成为了锂电池的致命伤,特别是比能量高。那么锂电池都有哪些安全隐患呢? 针刺、短路、挤压 当锂电池出现短路、针刺或挤压的时候,会导致内部隔膜破裂从而引发温度突然爆炸式升高,最终出现爆炸的情况,特别是安全性能差的锂电池,这个时间将会更加短,一般5秒左右就会爆炸。 热冲击 所谓的热冲击就是环境温度突然升高的现象,如果温度较高,那么会导致锂电池负极表面SEI膜出现分解,从而引发放热反映,电池散热如果不好,那么内部温度就会迅速升高,从而出现爆燃现象。 过充 如果对锂离子电池进行过充,那么多余的电能会转化为热能,因此导致电池本体温度升高出现损坏的情况。往往这个问题会出现在一些没有过充保护的充电器或电子产品上。 厂商的安全措施 锂离子电池有这么多问题,自然是要有足够的安全措施才行的。厂商一般会采用常见的三种安全手段,一是热封闭隔膜,当出现针刺或挤压的时候,能够保证隔膜迅速黏连,阻止内部的化学反应。二是随着温度升高而电阻变大的PTC电阻,当电池出现问题时,电阻变大,从而减小电流,保障电池安全,这点类似于保险丝。三是安全阀,如果电池内部气压增大,那么安全阀就会爆裂释放内部压力从而保证电池不会出现爆炸的情况,一般圆柱形电池的正极都有安全阀。 虽然厂商对锂离子电池使用了一些安全手段来保证电池的安全,但是当我们在使用的时候也是要特别注意才行,对于可更换电池的设备,尽量使用原装电池,同时充电时要保持通风散热,特别是手机,最好别放在床上充电,以免积热导致电池爆炸。在未来一段很长的时间内,锂离子电池依然是主流选择,而加强电池的安全性,也是目前多数厂商的努力方向,相信在不久后,锂离子电池变得更加安全。
锂电池、锂离子电池是当前市场最主流的电池,它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和汽车上,其适用性和可靠性经得起时间检验。但由于一些设计乃至它本身特性的影响,历史上也发生了诸如三星手机门等电池自燃事件,因此电池安全问题的确值得我们关注。
 
对于汽车来讲,动力电池自燃的原因主要是热失控,而最常见造成热失控的原因又有激烈碰撞、系统短路等。
 
首先我们来聊第一点,碰撞造成的燃烧。正如充电宝剧烈撞击会自燃一样,动力电池遭受撞击同样会自燃。对于锂离子电池来讲,激烈碰撞所带来的严重形变,会造成锂离子电池内部短路,电池所具备的能量将一口气从短路点释放出来造成局部升温,进而引起正负电极、电解液分解,形成热失控。
 
可以说由碰撞引起的自燃,是最好防范同时也是最难防范的。目前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都被布置在车底或后备箱底部,这些位置尽可能避免了激烈的碰撞,同时电池盒的设计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电池组,这就是它容易防范之处。
而就像传统燃油车在激烈碰撞或翻车后也会引燃油箱一样,当车速过快电动车的动力电池组依然会遭受剧烈撞击。目前C-NCAP已经对电动汽车碰撞测试作出规范要求,测试标准为64km/h的正面碰撞,也就是说即便是五星安全的电动汽车,在这一时速之上遭受碰撞,动力电池依旧存在自燃可能。
 
系统短路引起的自燃就与动力电池的老化和寿命有关了。为了隔绝电池组与外界雨水,动力电池总成密闭性通常都很高,一般来讲需要通过IP67标准。但伴随使用时间的提升,其密闭性势必会有所下降,雨水等的渗入也会导致电池短路进而引起自燃。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