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行业资讯

作为电池材料哪种元素可以取代锂?

来源:宝鄂实业    2020-09-22 14:52    点击量:
锂(Li)是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及电动汽车等产品不可缺少的元素,它们使用的电池都是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蓄电池),可以反复充电,长期使用。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向正极移动,从而产生电流。离子是指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而处于带正电或负电的状态。从外部向电池加电压(充电)时,移到正极的锂离子可返回负极,再次处于可放电的状态。
 
电池主要利用负极材料与正极材料“释放电子的难易程度差异”来产生电。容易释放电子的材料用作负极,容易接收电子的材料用作正极。负极释放电子的难度与正极接收电子的难度差异越大,电池的动力(电压)越大。
锂离子电池主要依靠锂离子(Li+)从负极移到正极来产生电。最初,锂嵌在负极层状碳的空隙中。用导线连接正负极后,锂释放出电子,变成锂离子,穿过隔膜向正极移动,在正极被层状结构的钴酸锂“捕获”。充电时的反应与此完全相反。 锂本身不用作负极材料,但是其混在碳中,实质上起到了负极的作用。
 
释放电子的难易程度(离子化倾向)取决于元素的种类。锂是所有元素中最容易释放电子(离子化倾向大)的元素,用作电池负极时,电压最高。此外,锂还是最轻的金属元素,原子较小,是实现电池小型化与轻便化的最佳元素。
 
乍一听,锂好像是制作电池的最佳材料,不过,它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锂是一种碱金属元素,很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例如遇水后迅速生成氢,并释放出热量,因此,如何应用是一个令研究人员倍感头疼的大难题。
 
不过,锂离子电池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不仅降低了锂的高反应性,而且提高了其释放电子的能力。
 
可以用钠取代锂
 
除了高反应性这一问题,锂用作电池时还面临着其他问题。锂在地壳中的自然储量,在所有元素中名列第31位,相对较多,还称不上是真正的稀有元素。但问题在于锂的产地很少,只有智利、玻利维亚等地域。如果这些产地因某些原因中断供应的话,全球将一下子陷入锂资源缺乏的困境。钠在海水中的浓度很高,而且产地非常广泛。如果能用钠取代锂的话,完全可以消除人们对锂供应不足的担心。
 
在周期表中,钠位于锂的下一行,两者都属于第1族的碱金属元素,性质非常相似。虽然钠的离子化倾向比锂稍低(电池的电压稍微变低),但是并不妨碍其用作电极。因此,按照与锂离子电池基本相同的机制,就可以生产出钠离子电池。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