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行业资讯

怎么提高锂电池电解液浸润效果

来源:宝鄂实业    2021-04-20 16:03    点击量:
(1)改善注液工艺
       
改善注液工艺是最常规的一种办法,从注液效率、注液条件、静置时间、注液方式等方面可以有效改善电解液的浸润效果。
        
在真空条件下注液,不仅有利于电芯内气体的排出,还能够减少气体对电解液注入的阻力,有助于电解液对极片的浸润。其原理是抽真空注液可以减少固-气-液三相界面的存在气相阻力,让电解液与极片直接接触,减少了浸润时间。
 
通过延长真空下静置的时间,可以保证电解液充分浸润极片。注液之后,随着静置时间延长,电极液与极片的润湿角逐渐减小,润湿半径逐渐增大,最终达到良好的浸润效果。
 
为了避免电解液对隔膜、极片浸润不充分的现象,可以分批次注入电解液,便于电解液对极片充分浸润,此种操作方式从原理来讲就是提高固液接触几率,扩大接触面积,在电解液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缩短浸润时间。
 
(2)改善卷芯工艺
        
电解液浸润效果与电极材料颗粒性质、极片压实密度、卷芯松紧度等不无关系。不同形貌、粒径的正负极活物质、导电剂,电解液对极片的浸润效果明显不同,原材料的粒径越大,越接近于球形,其电解液渗透速率越大,浸润时间越短。当极片的压实密度过大时,极片内孔隙率降低,不利于电解液对极片的浸润,需要调节适当的压实密度,在保证电池低阻抗的条件下,满足电解液的浸润程度。同样,电芯堆叠或者卷绕的松紧度也会影响电解液的浸润。
 
卷绕较松时,正极-隔膜-负极之间的孔隙较大,积存的电解液量就较多,造成了部分地方富集和某些地方的缺乏,这样无疑对电池的性能影响很大。当卷绕较紧时,又会影响电解液的浸润速度和效率,也是不足取的。
 
(3)添加电解液浸润剂
        
通常采用的电解液为有机溶剂,极片为无机材料,吸收电解液的能力较弱。在电解液中加入外加剂也能够改善电解液的浸润。刘方方等采用了一种氟醚材料作为电解液的添加剂,试验结果表明电解液中加入少量的浸润剂可以有效缩短电池注液时间,并明显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浸润剂添加量达到1%时,则会对循环性能有负面影响。
        
浸润剂的实质是表面活性剂,此类浸润剂具有高表面活性、高耐热稳定性、低可燃性和高化学稳定性等优点,在电解液中添加浸润剂后能够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提高电解液对极片的润湿能力和渗透能力,从而提高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通过以上的几种办法,可以有效改善电解液对极片的浸润效果。缩短浸润时间,可以节约生产成本,提高浸润效果,可以降低电池界面阻抗,提高活物质的利用效率,进而提升电池容量、改善放电倍率特性。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