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行业资讯

铅酸蓄电池失效原由是什么

来源:宝鄂实业    2021-06-30 13:41    点击量:
1、硫酸盐化
 
 
看过电池内部的朋友应当了解,在铅酸蓄电池内部负极板的表面,附着有一层白色的坚硬结晶体,在充电后不能剥离负极板表面转化为活性物质的硫酸铅,这种情况就是硫酸盐化,简称“硫化”。硫化的萌生对电池有一定的危害,它会导致短路、活性物质松弛脱落、栅板变形断裂等一系列的问题。铅酸电池硫化,破坏了负极板氧循环的能力,导致加速失水。这种情况下,铅酸电池的硫酸比重会更高,这就导致铅酸电池持续硫化的恶性循环。铅酸电池硫化的程度可能不同,但是对铅酸电池的寿命影响却是普遍的。
 
 
2、失水
 
 
铅酸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由于过电位的存在,在充放电过程中萌生气体,它是以电解液运动为特征的电解作用所引起的气体形成;以2V单体电池为例,电池充电达到单体电池2.35v(25℃)以后,就会进入正极板大量析氧状态,对于密封电池来说,负极板具备了氧复合能力。如果充电电流比较大,负极板的氧复合反应跟不上析氧的速度,气体会顶开排气阀而造成失水。如果充电电压达到2.42v(25℃),电池的负极板会析氢,而氢气不能够类似氧循环那样被正极板吸收,只能够增加电池气室的气压,最后会被排出气室而形成失水。电池失水一般在过充电的情况下会特别严重。
 
 
3、热失控
 
 
电池热失控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铅酸蓄电池在恒压充电时电池发热。在恒压充电的条件下,氧循环电流也参与了充电电流,所以充电电流下降速率放缓。而铅酸电池发热,会引起充电电流下降速率更加缓慢,甚至电流反升。而充电电流在电池发热的作用下,一旦电流反升,又增加了发热。这样,充电电流会一直上升到限流值。电池发高热,并且积累热,一直到电池外壳发热软化变形。而电池热变形时,内部气压高,所以呈现出电池是鼓胀状态的。这就是电池热失控而损坏电池。
 
 
另一个原由就是硫化,硫化笔直导致电池内阻增加,这就进一步造成铅酸电池充电发热,发热又使氧循环电流上升,所以硫化严重的电池,热失控发生的机率很大。电池内部温升高,自放电也大,萌生的热量就更高。因此在夏季环境温度较高的条件下,由于析气电平的下降,同时温升也高。这样胶体铅酸电池进入热失控的概率就大得多了。
 
 
4、活性物质脱落、极板软化
 
 
铅酸电池正极板活性物质的有效成分是氧化铅,氧化铅分α-pbO2和β-pbO2,其中,α-pbO2物理特性坚硬,容量比较小,以多孔状附着在极板,用于张大极板面积和支撑极板;β-pbO2依附α-pbO2构成的骨架上面,其荷电能力比α-pbO2强很多,氧化铅放电以后形成硫酸铅,充电时硫酸铅又还原为氧化铅,但在强酸环境中硫酸铅只能够生成β-pbO2,活性物质脱落就是α-pbO2脱落。造成活性物质脱落的原由很多:
 
 
A、铅酸电池极板活性物质分布不平均,造成放电时膨胀张力不同而脱落。
 
 
B、铅酸电池过放电欠压时,β-pbO2大量减少,α-pbO2就会参与放电反应生成硫酸铅。
 
 
C、硫化结晶在极板上生长的膨胀张力也会导致活性物质脱落。正极板一旦出现软化,起到支持作用的多孔结构就被破坏了,正极板的多孔被电池极板的压力压实了,就降低了参与反应的真切面积,铅酸电池容量就下降了。这样,戒备过放电、抑制和消除硫化是控制正极板软化的紧要措施。放电的时候,每次放电,或多或少的总要有一点点α-pbO2参与反应。
 
 
所以,一个正常使用的铅酸电池,在不失水也不硫化,也没有过放电的情况下,电池的寿命就取决于正极板软化。
 
 
5、短路
 
 
铅酸电池的短路指铅电池内部正负极群相连。负极板的硫酸铅结晶长大,充电以后出现少量硫酸铅遗留在隔板中,遗留在隔板中的硫酸铅一旦被还原称为铅,积累多了,铅酸电池电池就会出现微短路,这种现象叫做“铅枝搭桥”。微短路轻的萌生该单格电压落后,严重的时候会出现单格短路。极板上活性物质膨胀脱落,也会造成正负极板相连。
 
 
6、均衡问题
 
 
不少铅酸电池在单体探测中,可以获得比较好的结果,但是,对于串连铅酸电池包来说,由于容量差、开路电压差等原始配组误差,充电时电压高的电池会增加失水,电压低的电池会欠充电,放电的时候,电压低的会出现过放电,形成铅酸电池硫化。随着充放电的循环,铅酸电池硫化的单体更易硫化,这个差异被张大,最终影响整组电池寿命。
 
 
7、铅酸蓄电池自放电
 
 
充分电的铅酸电池放置不用,逐渐失去电量的现象,称之自行放电。自行放电是不可避免的,但长期自放电不充电会导致电池失效。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