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的研发现状与前景
来源:宝鄂实业
2021-07-04 14:07
点击量:次
固态电池的研发现状
自从全固态锂电池技术出现以来,各国研究人员纷纷对此表示出了极大的研究兴趣,研究内容也从最初的电池充电、放电原理慢慢延伸至电池设计、高性能固态隔膜材料等众多领域,而韩国三星电子等多家世界著名电子商也开始着手将全固态锂电池技术与本公司生产的智能手机、汽车等产品进行有机结合,进而在充分挖掘出该技术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基础之上实现全固态锂电池技术的商业推广。
在材料方面,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为代表的团队,已经开发了一系列的氧化物和硫化物的粉体、陶瓷片等,已经开始对社会提供样品和供货。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在双功能聚合物电解质相关研究中,成功开发出新型双功能聚合物电解质,并实现紫外光固化技术制备,其实现的高室温离子电导率和机械强度,可用于室温固态金属锂电池。
日本:丰田全固态电池基础就是降低固态电池内电阻的技术。凭借该技术,丰田将全固态电池的能量输出密度(按照体积)提高至约2.5kW/L。同时,成功将能量密度提高至400Wh/L,比2010年左右生产的锂电池的能量密度高一倍。
德国:德国政府在资金上给予了固态电池研发工作支持。德国总理默克尔将计划拨发10亿欧元用于支持德国的一家电池生产商,同时也将资助一家电池研发机构,用于开发下一代的固态电池。
美国:2018年10月,菲斯克宣称其新款固态锂电池充电仅需9分钟,并将实现量产。此后,该公司的固态电池技术获得了重型机械制造商卡特彼勒的投资,但并未透露具体投资数额。菲斯克表示,正申请专利的菲斯克柔性固态电池的成本每千瓦时不到100美元,可用于建筑、储能、交通和采矿业。预计将于2018-2033年间实现商业化。
固态电池发展前景
中国固态锂电池处于基础研发阶段,清华大学、北大深圳研究院、电子科大、国防科大、中科院物理所、化学所、宁波材料所、青岛能源所、上海硅酸盐所等单位已开始固态锂电池关键材料、固态锂电池制造装备及电芯制造技术的研发。同时,国内锂电池材料及电芯优势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中航锂电、贝特瑞、力神、赣锋锂业等,也已开始布局固态锂电池技术开发。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