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SEI膜的特性以及对电池性能的影响介绍
来源:宝鄂实业
2021-07-26 18:17
点击量:次
SEI膜阻抗、对电极钝化效果、锂离子反复脱嵌过程中自身的柔韧性、锂离子电池扩散速率,而这些特性最终决定了锂离子脱嵌过程动力学以及电极/电解液界面的稳定性,从而决定了电池的循环寿命、自放电等性能。
SEI膜是由电解液分解产物组成的,因而电解液的组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SEI膜的特性,好的成膜溶剂和成膜添加剂不仅能在首圈循环中支持SEI膜的形成过程,同时也要减缓循环过程中SEI膜的老化过程。除此之外,负极材料的表面状态、充放电机制也会影响SEI膜的性能。
SEI膜的结构由两层或两层以上的不同成分的物质组成。其中,第一层物质接近负极材料,较致密,由LizolB3-3]、LizCOg/3637]、LiOH38]、LiFI9]等无机产物组成;第二层物质附在第一层上面,由较疏松或多孔结构的烷氧碳酸锂和聚合物等有机化合物组成。
锂电池SEI膜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SEI的作用要从其本身的特征来进行分析,其特点是:①SEI是电极材料与电解液中间的一个界面层,将两者分隔开来。②具有固体电解质的特征;③Li+可以顺利通过,而电子却无法通过。
1、有金属锂和电解液组分之间的反应造成的腐蚀程度是由其表面SEI膜的钝化性能决定的。
2、锂的溶解-沉积过程中必须通过SEI膜发生,而且锂离子通过SEI膜迁移是锂沉积-溶解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它决定了锂沉积-溶解过程的均匀性。当锂的沉积是均匀的时候,在循环过程中,金属锂就可以大部分避免腐蚀,这样锂电极就可以获得较好的循环效率。
3、锂离子能够通过SEI膜发生锂的沉积和溶解过程,但在溶解和沉积过程中,由于主要由离子组分组成的SEI膜很难适应上述过程锂表面形态的变化,因此SEI膜发生破裂,导致了“裸锂”的产生,以及它的电解液的更进一步反应,因此在锂的重复沉积-溶剂热过程中,锂和电解液组分不断被消耗,导致锂电极循环性能衰减。
4、SEI膜的破裂会导致形成一些高活性位,从而加速这些部位锂的沉积和溶剂速度,导致锂电极表面电流分配的不均匀性,不均匀性和枝晶的生成导致出现一系列的安全问题,这就是金属锂蓄电池商品化应用遭到失败的主要原因。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