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包的基本结构及组装过程介绍
来源:宝鄂实业
2021-10-20 10:42
点击量:次
锂电池包的基本结构解析:
主要材料: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
结构:圆形、方形;叠片、卷绕
形态:聚合物(软包装)、液态锂离子(钢壳)
正极
正极材料占锂离子电池成本30%--40%,直接影响锂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和性能。
负极
负极材料需由相对于锂电极电势更低的材料构成,并具有高比容量和较好的充放电可逆性,从而在嵌锂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尺寸和机械稳定性。
电解液
电解液在正负电极间起到运输电荷的作用,它影响着锂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宽温应用、循环寿命、安全性能等因素。
隔膜
隔膜的孔径需满足良好的离子通过性,吸液保湿能力强,保持离子导电性;同时具有电子绝缘性,以实现正负极之间绝缘的机械隔离,此外应有足够的穿刺强度、拉伸强度等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和足够的电化学稳定性。
目前较为常用的锂电池包材料有钴酸锂、镍酸锂以及锰酸锂。用得最多的材料是钴酸锂,循环性能好,制造也方便,缺点是钴化合物价格较贵。
锂电池包组装过程:
工具/原料: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纸
步骤/方法
制浆:
用专门的溶剂和粘接剂分别与粉末状的正负极活性物质混合,经高速搅拌均匀后,制成浆状的正负极物质。
涂膜:
将制成的浆料均匀地涂覆在金属箔的表面,烘干,分别制成正负极极片。
装配:
按正极片--隔膜--负极片--隔膜自上而下的顺序放好,经卷绕制成电池极芯,再经注入电解液、封口等工艺过程,即完成电池的装配过程,制成成品电池。
化成:
用专用的电池充放电设备对成品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对每一只电池都进行检测,筛选出合格的成品电池,待出厂。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