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酸锂电池原理介绍
来源:宝鄂实业
2021-12-17 12:28
点击量:次
钛酸锂电池由正、负极板(正极活性物质为三元锂,负极为钛酸锂)、隔膜、电解质、极耳、不锈钢(铝合金)外壳等组成。正负极板是电化学反应的区域,隔膜、电解质供给Li+的传输通道,极耳起到引导电流的作用。
电池充电时,Li+从三元锂材猜中迁移到晶体表面,从正极板材猜中脱出,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进入电解液,穿过隔膜,再经电解液迁移到负极钛酸锂晶体的表面,然后嵌入负极钛酸锂尖晶石结构材猜中。与此一同,电子流经过正极的铝箔,经极耳、电池极柱、负载、负极极柱、负极耳流向负极的铝箔电极,再经导电体流到钛酸锂负极,使电荷达至平衡。
电池放电时,Li+从钛酸锂尖晶石结构材猜中脱嵌,进入电解液,穿过隔膜,再经电解质迁移到三元锂晶体的表面,然后从头嵌入到三元锂材猜中。与此一同,电子经导电体流向负极的铝箔电极,经极耳、电池负极柱、负载、正极极柱、正极极耳流向电池正极的铝箔电极,然后再经导电体流到三元锂正极,使电荷达至平衡。
由此可见,钛酸锂电池基本原理,便是在充、放电的进程中,对应的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来回的嵌脱,完结电池的充放电和向负载的供电。钛酸锂电池的充放电示意图如图所示。
钛酸锂电池的组成部分及结构介绍
电池充电时,正极失掉电子,锂离子脱出,嵌入到负极中;负极嵌入锂离子的一同得到电子成为富锂态。放电时的进程正好相反。在Li+嵌入或脱嵌的反应进程中,钛酸锂(Li4TI5O12)是一种志向的嵌入型电极材料,Li+插入和脱嵌对材料结构几乎没有影响,因此被称作“零应变”材料,然后保证了其杰出的循环功用。
钛酸锂存在两种不同相的分子结构——Li7TI5O12与Li4TI5O12。产生Li7TI5O12的晶体结构与Li4Ti5O12的晶体结构均为尖晶石结构,且晶格常数变化很小,一同体积变化也很小。可以避免充放电循环中电极材料的来回弹性而导致结构的损坏,然后提高电极的循环功用和运用寿数,减少了随循环次数的添加而带来容量的衰减,使钛酸锂具有优秀的循环功用。
正极:磷酸铁锂、锰酸锂或三元材料、镍锰酸锂。
负极:钛酸锂材料。
隔膜:以碳作负极的锂电池隔膜。
电解液:以碳作负极的锂电池电解液。
电池壳:以碳作负极的锂电池壳。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