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行业资讯

介绍电池爆炸原由与类型

来源:宝鄂实业    2022-04-11 21:25    点击量:
1、内部极化较大!
 
 
2、极片吸水,与电解液发生反应气鼓。
 
 
3、电解液本身的质量,性能问题。
 
 
4、注液时候注液量达不到工艺要求。
 
 
5、装配制程中激光焊焊接密封性能差,漏气、测漏气漏测。
 
 
6、粉尘,极片粉尘首先易导致微短路,详尽原由未知。
 
 
7、正负极片较工艺范围偏厚,入壳难。
 
 
8、注液封口问题,钢珠密封性能不好导致气鼓。
 
 
9、壳体来料存在壳壁偏厚,壳体变形影响厚度。
 
 
爆炸类型分解
 
 
电池芯爆炸的类形可归纳为外部短路、内部短路及过充三种。此处的外部系指电芯的外部,蕴含了电池包内部绝缘设计不良等所引起的短路。
 
 
当电芯外部发生短路,电子组件又未能切断回路时,电芯内部会萌生高热,造成部分电解液汽化,将电池外壳撑大。当电池内部温度高到135摄氏度时,质量好的隔膜纸,会将细孔封闭,电化学反应终止或近乎终止,电流骤降,温度也慢慢下降,进而避免了爆炸发生。但是,细孔封闭率太差,或是细孔根本不会封闭的隔膜纸,会让电池温度持续升高,更多的电解液汽化,最后将电池外壳撑破,甚至将电池温度提高到使材料燃烧并爆炸。
 
 
内部短路主要是因为铜箔与铝箔的毛刺穿破隔膜,或是锂原子的树枝状结晶穿破膈膜所造成。这些细小的针状金属,会造成微短路。由于,针很细有一定的电阻值,因此,电流不见得会很大。铜铝箔毛刺系在加工过程造成,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电池漏电太快,多数可被电芯厂或是组装厂筛检出来。而且,由于毛刺细小,有时会被烧断,使得电池又恢复正常。因此,因毛刺微短路引发爆炸的机率不高。
 
 
这样的说法,可以从各电芯厂内部都常有充电后不久,电压就偏低的不良电池,但是却鲜少发生爆炸事件,得到统计上的支持。因此,内部短路引发的爆炸,主要还是因为过充造成的。因为,过充后极片上到处都是针状锂金属结晶,刺穿点到处都是,到处都在发生微短路。因此,电池温度会逐渐升高,最后高温将电解液气体。这种情形,不论是温度过高使材料燃烧爆炸,还是外壳先被撑破,使空气进去与锂金属发生猛烈氧化,都是爆炸收场。
 
 
但是过充引发内部短路造成的这种爆炸,并不一定发生在充电的当时。有可能电池温度还未高到让材料燃烧、萌生的气体也未足以撑破电池外壳时,消费者就终止充电,带手机出门。这时众多的微短路所萌生的热,慢慢的将电池温度提高,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发生爆炸。消费者共同的描述都是拿起手机时发现手机很烫,扔掉后就爆炸。
 
 
综合以上爆炸的类型,我们可以将防爆重点放在过充的戒备、外部短路的戒备、及提升电芯安全性三方面。其中过充戒备及外部短路戒备属于电子防护,与电池系统设计及电池包装有较大关系。电芯安全性提升之重点为化学与机械防护,与电池芯制造厂有较大关系。
 
 
设计规范
 
 
由于全球手机有数亿只,要达到安全,安全防护的失败率非得低于一亿分之一。由于,电路板的故障率一般都远高于一亿分之一。因此,电池系统设计时,非得有两道以上的安全防线。常见的错误设计是用充电器(adaptor)笔直去充电池包。这样将过充的防护重任,完全交给电池包上的保护板。虽然保护板的故障率不高,但是,即使故障率低到百万分之一,机率上全球还是天天都会有爆炸事故发生。
 
 
电池系统如能对过充、过放、过电流都分别提供两道安全防护,每道防护的失败率如果是万分之一,两道防护就可以将失败率降到一亿分之一。常见的电池充电系统方块图如下,蕴含充电器及电池包两大部分。充电器又蕴含适配器(Adaptor)及充电控制器两部分。适配器将交流电转为直流电,充电控制器则限制直流电的最大电流及最高电压。电池包蕴含保护板及电池芯两大部分,以及一个PTC来限定最大电流。
 
 
电芯以手机电池系统为例,过充防护系利用充电器输出电压设定在4.2V左右,来达到第一层防护,这样就算电池包上的保护板失效,电池也不会被过充而发生危险。第二道防护是保护板上的过充防护功能,一般设定为4.3V。这样,保护板平常不必负责切断充电电流,惟有当充电器电压异常偏高时,才需要动作。过电流防护则是由保护板及限流片来负责,这也是两道防护,戒备过电流及外部短路。由于过放电只会发生在电子产品被使用的过程。因此,一般设计是由该电子产品的线路板来提供第一到防护,电池包上的保护板则提供第二道防护。当电子产品侦测到供电电压低于3.0V时,应当自动关机。如果该产品设计时未设计这项功能,则保护板会在电压低到2.4V时,封闭放电回路。
 
 
总之,电池系统设计时,非得对过充、过放、与过电流分别提供两道电子防护。其中保护板是第二道防护。把保护板拿掉后充电,如果电池会爆炸就代表设计不良。
 
 
上述办法虽然提供了两道防护,但是由于消费者在充电器坏掉后,常会买非原厂充电器来充电,而充电器业者,基于成本考虑,常将充电控制器拿掉,来降低成本。结果,劣币驱逐良币,市面上出现了许多劣质充电器。这使得过充防护失去了第一道也是最紧要的一道防线。而过充又是造成电池爆炸的最紧要因素,因此,劣质充电器可以称得上是电池爆炸事件的元凶。
 
 
当然,并非所有的电池系统都采用如上图的方案。在有些情况下,电池包内也会有充电控制器的设计。例如:许多笔记型计算机的外加电池棒,就有充电控制器。这是因为笔记型计算机一般都将充电控制器做在计算机内,只给消费者一个适配器。因此,笔记型计算机的外加电池包,就非得有一个充电控制器,才能确保外加电池包在使用适配器充电时的安全。另外,使用汽车点烟器充电的产品,有时也会将充电控制器做在电池包内。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