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冻液化电池及低温电池技术
在液态电池的研究之路上,香港中文大学并不孤单。美国加州圣迭戈大学选择深耕液态电解质的电池。
据媒体报道,加州圣迭戈大学的研究者们带来的抗冻锂电池,能够让电动车用户在零下60°C里放心地开电动汽车了。
在传统电池中,我们多数见到的是液态电解质:它们较为安全,同时成本低廉,适合大多数情况下的使用。但是对于科学家来说,液态电解质的研究已经达到了极限;不少人因此把目光转向固态电解质。
但是,孟颖教授(Prof. Shirley Meng)和她的研究团队却反其道而行之,使用氟甲烷和二氟甲烷液化气制作锂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电解质,将这两种设备的工作温度分别降低至零下60°C和零下80°C。孟教授及其研究组的论文已被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
“液化气电池”的优点在于:新型电解质的使用也让电池装配了“自动开关”,电池温度过热,液化气电解质因无法析出离子从而将这个电池“关闭”,温度下降时才能再次“开启”。此外,还延长了传统锂电池的寿命。研究人员表示,与传统电解液反应的锂金属会在电极表面形成针尖状突起,在电极上形成分隔,造成充放电次数过少;而新电解质和锂金属的反应较少,并不会形成类似突起,因此延长电池寿命。
尽管加州圣迭戈大学的研究者们带来的抗冻锂电池所涉及的低温工作环境非常少见,尤其是对于电动车而言。但这些锂电池不仅能够让电动汽车的使用者在极端温度下更安心,还能够在天空中“大展拳脚”。有消息透露,他们下一步要实现锂电池在更低温度下(零下100°C)工作的目标,为火星探测,甚至木星、土星等深空探测装置提供全新供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