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行业资讯

锂电池到底怎样回收处理才能不污染环境?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09 10:20    点击量:
锂电池回收的背景与意义
 
锂电池因能量密度高、自放电小、循环性好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数码电子、动力电池和能量存储等领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必将导致锂电池的使用量越来越多。未来如何有效处理这些锂电池将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仅我国动力电池的累计报废量就达4万吨左右,预计到2018年底我国累计报废的动力电池将达到17.25万吨。而且随着第一批新能源车动力电池陆续进入退役期,预计未来几年锂电池的年报废量还将呈现加速态势。
 
2
锂电池回收的动力与方法
 
一般认为环保要求、经济效益是驱动锂电池回收的主要动力。环保方面,锂电池正极材料包含镍、钴、锰、锂等金属元素,会对环境、水体等造成污染;负极材料里面的碳、石墨等会造成粉尘污染;电解液中也含有有毒化学成分。
 
经济方面,由于近几年新能源车的爆发增长,锂电池需量猛增,进而导致上游的贵金属材料价格持续上涨,金属钴价格曾一度高达60万/吨,镍价也有近10万/吨。通过废旧锂电池的回收,可将钴、镍、锂等高价金属提取并循环利用,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梯级利用和拆解回收是退役锂电池回收的两大途径。梯级利用是指退役动力锂电池(低于原性能的80%)在储能、低速电动车等领域的二次应用,这是政策重点支持的回收方式。该途径对电池一致性要求极高,目前已有部分示范项目在运行。
 
拆解回收是目前废旧锂电池处理的主要途径,根据关键技术不同,可将废旧锂电的处理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类。其中,物理法以高温焚烧为主,俗称干法;化学法(又称湿法)是在拆解破碎锂离子电池之后,用各种化学试剂将锂电池正极中的钴、锂等金属分离、提取出来。湿法回收技术相对成熟、回收率也更高。多家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企业已在这方面有所布局,在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的环境下,通过“回收+生产”的方式锁定上游原材料价格已成为材料厂商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
3
锂电池回收的市场
 
随着新能源车的旺盛销售,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需求持续爆发,据测算,2016-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分别为28.21GWh、36.44GWh、47.48GWh、69.82GWh和100.94GWh。这些电池将于2018-2025年之间陆续进入退役期。因此,2018年也是我国动力锂电回收的元年,预计未来三年内将保持高速增长。乐观预测,2018-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为41.40亿元、82.09亿元和131.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4.11%、98.29%和59.61%,年化复合增长超过70%。
 
 
 
动力锂电池回收目前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行业梳理可以发现,已经对锂电回收进行布局的企业包括上游原材料公司、中游电池制造公司和相对独立的第三方回收公司三类,三方各具优势,行业龙头尚未涌现。而对比国外先进经验后,我们认为未来具有健全营销网络、雄厚核心技术以及突出品牌效应的锂电池制造企业很可能成为行业脱颖而出的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