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行业资讯

燃料电池——新能源车的“终极目标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2-22 19:54    点击量:

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相比,燃料电池车只喝氢气,彻底零污染;与纯电动车相比,加氢一次只需几分钟,就能毫不费力跑上三五百公里,加速时间、低温启动等各项性能与汽油车相当,既能都市代步,更适合城际旅行,几乎“秒杀”纯电动车的“天生短板”。所以,燃料电池车一直被看做是新能源车的“终极目标”。在今天举行的“2014年新能源汽车万里行(上海站)”发车仪式上,氢燃料电池车进行了正式上路前的一次“大路考”,受到大家的热情关注!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是利用氢气和空气中的氧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在燃料电池中经电化学反应产生的电能,并作为主要动力源驱动的汽车。由于燃料电池汽车,尤其氢燃料电池汽车可以实现零污染排放,驱动系统噪音小,且氢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使燃料电池汽车成为解决环境污染与能源短缺问题的交通技术路径之一。

 

世界各国政府和主要汽车集团都高度重视燃料电池汽车研发,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燃料电池汽车及氢能研发、试验考核和市场培育。德国、日本、美国等都投入巨资用与燃料电池汽车、氢能等技术攻关和示范推广。戴姆勒、福特、通用、丰田、本田和现代汽车6个世界主要汽车公司签署备忘录,持续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研发,计划于2015大力推广燃料电池汽车,并快速形成万辆级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国外燃料电池汽车产品的可靠性、环境适应性(如低温启动性能)取得了重大突破,示范运行不断深入,并陆续推出用于租赁商业化示范的先进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汽车进入技术与市场示范阶段。但是产品成本控制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推广主要因素。

 

早在“十五”期间在科技部支持下,按照“三纵三横”布局,上海在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和电池、电机、电控方面加强研发布局,通过产学研合作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形成了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开展了奥运会、世博会、“十城千辆”、“嘉定国际电动汽车示范区”等示范应用,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上海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部分技术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早在2001年科技部和上海市支持下成功研制了超越系列燃料电池,开创了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事业的先河,同时,通过,带动了整车、电机,电控等产业的发展,2008年由上海大众联合生产20辆燃料电池轿车在北京奥运会示范运行,2010年有70辆燃料电池轿车在世博会期间示范运行。

此次国家四部委将燃料电池作为推广车型之一,并给20万元/辆补贴,上汽集团计划在5年内计划投入2.5亿元,上汽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接近国际水平,目前PLUG-IN燃料电池轿车已完成公告试验,安全性能完全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至2015年将累计生产80辆,产品成本降低至50万元左右,续驶里程达到300公里。在政府补贴支持下,计划部分车辆定向销售,投入示范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