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行业资讯

新能源汽车自燃问题频发,真的是电池热失控导致的吗?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09 17:18    点击量:
多起自燃事件的发生,使得行业开始审视自燃事件背后的技术和质量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今年1月份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给出的原因是,电池热失控引发自燃,“现在的电动车为追求高能量密度高续航,将电池中的隔膜厚度进行削减,给电池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很容易造成热失控。
热失控成自燃主要诱因
 
目前,业内普遍认为,引发电池热失控的原因主要是热辐射、电池内部短路、恶劣环境滥用等。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对2017年以来新能源汽车的起火事故分析统计,充电场景是起火的高发场景,占比达50%。而起火事故的原因中,动力电池自燃占比为31%,主要是由于锂电池发生内部或者外部短路后,短时间内电池释放出大量热量,温度急剧升高,导致热失控。
 
 动力电池发热  
 
由于动力电池在工作的时候会发热,其正常情况下可控,但是在电池温度过高或充电电压过高时,电池内部化学反应会接连发生,产生连锁反应,使电池内压及温度急剧上升,进而引发电池热失控,因而引发燃烧或爆炸。
 
抛开外部的使用和环境问题的变化,发热原因与本身的制造材料与工艺也息息相关,电池使用时间过长、电池包温度不均、短路等问题都可能导致热失控。
 
“原因很多,但最主要是电池验证不足。”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冬认为,动力电池组是非常复杂的能量系统。一个电池的安全和循环寿命,除了关乎电池自身产品质量,更重要的就是安全管控。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