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电池问题频出? 除了收紧准生证,如何提高安全性?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10 12:27
点击量:次
特斯拉电动车是三元材料电池应用的典型代表,安全性能否取得突破一直被质疑。特斯拉电动车尽管续航里程较大,但往往电池容量大意味着安全系数低。“电动车续航里程在400公里是一道槛。”8月21日,参加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表示。
超威集团研究院副院长柯克表示:“特斯拉采用的是松下锂电池,诸多业内人士基本认可其代表电池的标杆,但是中国市场与其他国家不同,在中国为了降低初期成本,尽量使用较小的电池,并且过度消耗电池寿命。因此对动力电池企业来讲,中国市场是世界最具挑战的市场。”
中国对于新能源电动车电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在续航里程和安全性的选择上“进退两难”,不过近日,国家已经组织制定了电动汽车远程监控标准,并且电动客车的安全条件也即将发布实施。
国内电池问题频出
据工信部数据统计,自2009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共31例,其中2015年以来发生17起,在这17起事故中有4起是电池系统的事故、有6起是相关部件的事故、有2起是充电系统缺陷引起的,当然还有5起是违规改装或者不当使用引起的。截至2015年底,事故率达到0.17‰,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一倍多。
而据相关机构调查,国内新能源零部件系统领域排行前10位的厂商,对于电池的模板和电池包之间的间隙大小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在插接件、电缆等高压电气部件,以及电机控制器等整个系统安全防护方面也缺少合理、统一的规划。
国内对动力电池,一直存在着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材料电池路线之争,争论的核心依然还是上述疑惑:续航里程和安全性,谁放在第一位?或者两者有没有更好的结合点。
在中国的电池体系中,磷酸铁锂是相对安全,但是能量密度偏低,近年逐渐被高能量密度的三元材料电池取代,不过,三元材料电池安全性有待考验。
据测试机构数据显示,现有的动力电池系统中,单体电池的风险普遍存在,低风险包括漏液、变形、排气,高风险包括火花、爆炸等情况。如果单体电池出现热失控,三元材料电池比磷酸铁锂材料更容易出现火花。
国家对于电池的争论并没有“袖手旁观”。对此现状,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李东表示:“国家已经组织制定了电动汽车远程监控标准,并且电动客车安全条件即将发布实施。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条件、动力电池的编码、规格尺寸等标准正在编制、修订,并且也要尽快出台。与此同时,正在组织修订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准入规则,拟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和生产条件要求,提高性能和安全的要求。”
多种类型应齐头并进
公共交通体系和新能源客车始终是政府推动新能源汽车产品的重要切入点。截止到2015年底,全国新能源公交车辆达到8.6万辆,同比增长136%,其中纯电动车3.6万辆,同比增长3.9%,全国共有纯电动出租汽车7000多辆,同比增长72%,增幅比较大。其中,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是主要电池路线。
发展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体系已经成为国际主流趋势。据统计,三元材料电池目前占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的80%以上,并且高能量密度是我国“十三五”规划动力电池的核心技术指标之一。这也是当前产业化的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仍未满足市场需求所推动的必然结果。
对此,柯克表示:“我们采用的是多条技术路线并行,这里面包括了材料体系,也包括了产品的规格和型号。”
在保证安全性基础上,提高续航里程是动力电池的核心追求目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未来就将绝对是三元锂电池统领天下,电池行业一向是一代材料一代技术,整个行业一直并没有停止对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