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行业资讯

太阳能资源分析及光伏电池的常用术语你知道是哪些吗?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14 10:46    点击量:
大气质量(Air Mass):太阳光通过大气层的路径长度,简称AM,外太空为AM 0,阳光垂直照射地球时为AM 1(相当于春/秋分阳光垂直照射于赤道上之光谱),太阳电池标准测试条件为AM 1.5(相当于春/秋分阳光照射于南/北纬约48.2°上之光谱)。
 
日照强度(Irradiance):单位面积内日射功率,一般以W/m2为单位,AM 0之日照强度超过1300W/m2,太阳电池标准测试条件为1000W/m2。
 
日射量(Radiation):单位面积于单位时间内日射总能量,一般以百万焦耳/年·平方米(MJ/Y·m2)或百万焦耳/月·平方米(MJ/M·m2)为单位,1焦耳为1瓦特功率于1秒钟内累积的能量(1J=1W·s)。
 
太阳高度角(Solar Elevation Angle):太阳光线与观测点处水平面的夹角,称为该观测点的太阳高度角。
 
辐照度(Irradiance):指照射到单位表面积上的辐射功率(W/m2)。
 
总辐照(Total Insolation):在一段规定的时间内(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可以为每小时、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照射到某个倾斜表面的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照。
 
直射辐照度(Direct Irradiance):照射到单位面积上的,来自太阳圆盘及其周围对照射点所张的圆锥半顶角为8o的天空辐射功率。
 
散射辐照度(Diffuse Irradiance):除直射太阳辐照的贡献外,来自整个天空的照射到单位面积上的辐射功率。
 
太阳常数(Solar Constant):在地球的大气层外,太阳在单位时间内投射到距太阳平均日地距离处垂直于射线方向的单位面积上的全部辐射能,称为太阳常数,常用瓦/平方米来表示。1981年,世界气象组织(WMO)公布的太阳常数值是1368W/m2。
 
环境温度(Ambient Temperature):指光伏发电器周围空气的温度。在一个通风而能避开阳光、天空和地面辐射的箱体内测量。
 
太阳电池(Solar Cell):具有光伏效应(Photovoltaic Effect),将光(Photo)转换成电(Voltaic)的组件,又称为光伏电池(PV Cell),太阳电池产生的电皆为直流电。
 
硅太阳电池(Silicon Solar Cell):以硅为基体材料的太阳电池。
 
单晶硅太阳电池(Single Crystalline Silicon Solar Cell):以单晶硅为基体材料的太阳电池。
 
非晶硅太阳电池(a-Si太阳电池)(Amorphous Silicon Solar Cell):用非晶硅材料及其合金制造的太阳电池称为非晶硅太阳电池,亦称无定形硅太阳电池,简称a-Si太阳电池。
 
多晶硅太阳电池(Polycrystalline Silicon Solar Cell):以多晶硅为基体材料的太阳电池。
 
聚光太阳电池组件(Photovoltaic Concentrator Module):指组成聚光太阳电池方阵的中间组合体,由聚光器、太阳电池、散热器、互连引线和壳体等组成。
 
电池温度(Cell Temperature):指太阳电池中P-N结的温度。
 
太阳电池组件表面温度(Solar Cell Module Surface Temperature):指太阳电池组件背表面的温度。
 
功率调节器(Power Conditioning Unit):在太阳光伏能源系统中,为了稳定母线电压用于调节太阳电池方针或母线输出功率的装置。
 
充电控制器(Charge Controller):按预定方式给某电池组充电,并根据蓄电池的荷电程度及时改变充电速率,防止过充电的控制装置。
 
最佳工作电压(Optimum Operating Voltage):受光照的电池在伏—安特性曲线上最大功率点所对应的电压称为最佳工作电压,通常用Vm表示。
 
最佳工作电流(Optimum Operating Current):受光照的电池在伏—安特性曲线上最大功率点所对应的电流称为最佳工作电流,通常用lm表示。
 
转换效率(Conversion Efficiency):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最大输出电功率与辐照度、太阳电池面积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
 
最大功率(Maximum Power):在电流—电压特性上,电流电压的乘积取最大值处的功率。
 
方阵场(Array Field):在某个指定系统内发电的全部太阳电池方阵的总和。
 
太阳电池方阵(Solar Cell Array):由若干个太阳电池组件或子方阵(组合板)在机械和电气上按一定方式组装在一起并具有固定的支撑结构(地基除外)而构成的直流发电单元,需要时,还可以有由太阳跟踪器、温度控制器等部件组成的直流发电单元。
 
电动汽车快充技术,是历史的方向还是昙花一现过眼云烟,其实现在众说纷纭,并没有定论。作为解决里程焦虑的一个备选方案,它与电池能量密度和整体用车成本放在一个平台去考量。
 
能量密度与快充性能,在同一只电池中,可以说是不相容的两个方向,不可兼得。电池能量密度的追求,目前看是主流。当能量密度足够高,一台车装载电量足够大,足以避免所谓“里程焦虑”,电池倍率充电性能的需求就会降低;同时,电量大了,如果电池度电成本不够低,那么是否要可丁可卯的购买足以“不焦虑”的电量,就需要消费者做出选择,这么一想,快充就有存在的价值。另外一个角度,就是昨天提到的快充配套设施成本,这当然是整个社会推电动化的成本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