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快充技术被热捧?除了电池容量不够 更因手机使用频率过高吗?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21 11:02
点击量:次
第一点是人们对于手机的需要程度越来越大了。这要归结于“互联网+”的发展,把人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和手机联系在一起。除了之前就已经使用了很多年的社交软件和电商软件,近些年来兴起的不少外卖、网约车等APP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变,大概正如马云所说“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吧。还有手机游戏软件的兴起,一小时的网络游戏几乎要消耗20%的电量。
因为有了这些新兴的手机软件,用到手机的时候也就越来越多,即使关了屏幕,软件依然在后台运行。这使得我们对于电量的需求也大了。除了APP的发展,近些年手机的屏幕越做越大了,屏幕大了对于用户的体验自然是好事,但是也会造成耗电量的增加。
第二点是电池技术发展的缓慢,相对于软件技术的进步。手机电池的进步并不算大,基本上都是2000到4000毫安这个范围。如果想要增加电池的容量,一个是增加电池材料的能量密度,但是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并不顺利,所以进展缓慢。
电池能量密度的增加,涉及到材料方面的问题,而材料技术还是一门经验性的学科,基本上是用时间和等待来找到那么一点的可能性,不是有规律可循的。二就是增加电池的体积,但是这个是有极限的,因为一旦电池做得太大,手机就会变大,那么手机的便携性和方便性就下降了。
第三则是人们是时间更加碎片化了。以前充满一块电池要七八个小时,而现在由于时间的碎片化,有时候竟然找不到完整的七八个小时给手机充电。不少业务繁忙的人士,对手机的要求就是马上充、马上用,于是只好抱着一个充电宝,但是充电宝同样会带来诸多的不便,相当于变相增加了电池的体积。在此种情况下,推出快充技术也就不奇怪了。
最后一点说一下快充的问题,这个大家都提到过,就是会对电池本身造成一定的影响,最后会影响整体的使用寿命。但是这个缺点被手机快速的更新换代和价格的平民化所掩盖了。大部分人根本用不到手机电池寿命结束,就已经把这部手机换掉了。
所以快充技术的缺点是可以弥补的,但是它的优点和带来的便利确实人们不可或缺的。权衡之下,还是要使用快充技术。而且大部分厂商都对手机充电模式给了不同的选择,对于有闲暇时间的人来说,可以使用普通的充电,而需要马上使用,则使用快充技术。一般来说,大部分的电动车都是采用的普通充电技术,这种普通充电的方法给电车充电,需要8~10个小时,而快充即快速充电,只需要1小时就可以把电池充满。简化概念来说实际上它采用的是大电流大功率直流电给电池充电,其真实原理是在快充状态下,锂电池中的锂离子高速运动,瞬间嵌入到电池的两极。实现方法是,首先使用较宽的充电脉冲给电池进行充电,使锂电池的端电压升高,当达到充电系统设定的充电时限时,充电系统切断供电电流使电池暂停充电,然后当间歇达到另一个充电点时,再重新启动充电,将这一过程反复进行,当电池内部的锂离子全部聚集到电池的正负电极,汽车电池也就快速充满了。因而这种快速充电技术对电池自身要求很高,电池自身必须具备自动管理系统,同时要有非常可靠的热稳定性且耐高压大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