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行业资讯

电动汽车上淘汰的旧电池该如何处理?乱扔真的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吗?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4-27 14:49    点击量:
客观地说,淘汰掉的动力电池若未经科学处理,确实是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甚至威胁到公共安全的。只不过,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同时,我国也在加快建立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体系,并已经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再生利用产业。
 
 
在目前这个阶段,动力电池再生利用的第一步是“梯次利用”,所谓梯次利用就是将电动汽车上淘汰下来的动力电池进行处理,然后应用于其他领域。正常情况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容量衰减至80%以下时,将不能完全满足汽车动力需求,但依然可以用于其他领域。简单地说,梯次利用就好比南孚电池广告里的“玩具车用完遥控器还能接着用”。
 
 
2018年中国铁塔公司在全国31个省区市约12万个基站使用梯次电池约1.5GWh,替代铅酸电池约4.5万吨。
 
另外,一些新能源汽车企业也探索出了自己的处理模式,比如比亚迪的做法是将利用从电动汽车上退役的动力电池生产用于备电、储能领域的电池产品,据悉从电动汽车上退役的磷酸铁锂电池循环寿命依然可达2000次至6000次,三元电池则为800次至2000次,依然可以在备电领域使用很长时间。
 
 
当然,目前我国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全面推广仍面临诸多难题。比如铁塔公司坦言:目前退役电池量较少,存在产业链下游企业争夺挤占有限的退役电池资源的问题,导致梯次利用电池采购价格居高不下。此外,梯次利用还存在效率偏低,电池剩余寿命及一致性评估等技术不成熟等问题。对此,专家表示,一方面要加强监督管理合力,完善配套政策支撑体系。另一方面,要采取多样化激励措施,探索可持续商业模式。例如,欧盟和日本都是以生产者为主体开展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通过汽车企业自身销售服务网络构建动力蓄电池回收体系,收效良好。在《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中,强调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要求汽车生产企业承担动力蓄电池回收的主体责任,而相关企业在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各环节履行相应责任。说白了,这件事儿就是谁生产谁回收,那么对于汽车行业来说,这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现在国内回收电池行业刚刚起步,对应的回收率仅2%,这实在是难以达到环保标准。而新推出的管理办法就是为了让新能源汽车电池造成大规模的二次污染。那么,在电池回收问题上,行业内当下都遇到了什么困难呢?
 
 
首先:废旧汽车动力电池拆解工序复杂且具有安全隐患;其次,产品一致性差且剩余寿命及电池状态无法系统评估;系统集成技术不成熟,回收利用经济性欠佳等等诸多问题,都需要从上至下共同来解决。而且必须要做到赏罚分明。而且,我认为对负责企业给出一定的优惠政策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车企方面,国内以比亚迪为首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早已经做好了电池回收的准备,回收的报废电池也将会被利用到其它领域。只不过,对于一些至始至终并未发自肺腑的开发新能源产品的品牌来说,旗下的"骗补"产品回收依然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最后再唠叨几句废话:环保真的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我们发展新能源汽车遇到的瓶颈,只能寄托于锂电池技术的发展。而在环保问题上再次遇到问题,又只能寄托于电池回收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被当政撒了一把催化剂,但是确实一直在夹缝之间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