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行业资讯

电池越重质量就越好?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5-04 20:52    点击量:
1 从内部结构上来说:板栅合金通过添加具有“工业维生素”之称的稀土元素,增加板栅合金的强度、耐腐蚀性能及导电性能,有效提升了活物质利用率、延长了蓄电池使用寿命。
2 从材料上来说:通过对碳材料的研究,在电芯的活性物质中添加具有高导电性及高强度、高韧度、超大比表面积的碳材料,提升了活性物质的利用率。
3 从技术上来说:通过工艺装备的提升,实现铅酸蓄电池的全自动连续化生产:板栅的连续化生产、铅膏的全自动高温真空合膏、极板的连续化生产、组装的全自动连续化生产等,提升电池质量的一致性、稳定性,保障电池的优化升级。
 
天能电池的设计在推向终端市场前融入了最新的设计理念和前沿科技元素。天能始终坚持以“用户体验”为出发点,用技术创新去研发和生产更多的优质电池,满足消费者。天能科研的大力投入必将带来行业技术的革命,颠覆目前人们仅凭重量来评价电池好坏的局限性,天能始终坚持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才能确保制造最好的电池满足广大消费者,坚持“好电池,天能造”!
电动车电池的制造工艺繁杂,整个电池制造过程从配方,和膏,固化,充电,活性物质的利用率等等对电池的质量都起到决定性的重要,而不是单纯的重量就可以决定质量,关键是要看活性物质的利用率,电池的容量,放电时间和循环寿命。活性物质就是当蓄电池放电时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能,而在充电时又恢复为原组分的极板物质。况且时代发展,工艺日益精湛,在相同容量,放电时间和循环寿命的情况下,越轻说明电池效能越高,技术含量也越高,也越便捷。就好比现在不会有人拿日益轻薄的电脑去跟以前繁重的台式机相比,因此用电池重量来判断电池质量的方法是不科学也是不可取的。那么,作为电动车整车动力输出不可分割的零部件-----铅酸蓄电池到底要面对什么要的市场冲击和变化呢?
 
2018年7月1日正式发令执行的《电池新国标》明确提出铅酸轻量高能的政策技改要求,即“重量轻量化,容量高能化”。全面要求铅酸电池提高质量比能量指标。
 
单位重量所输出的能量值,是锂电常用的比能量性能指标。现今铅酸电池也要求在技术参数中全面普及,并以此作为评判今后铅酸电池是否符合新国标的标准之一。
 
那么,电池轻量化和高能化方面到底有没有突破呢?电池行业随着国家政策的指挥棒进行转型升级的步伐到底有多快呢?
 
近日,中国科技网、中国科学网等国内权威媒体重磅报道了铅酸领域最新突破——《纵观铅酸电池轻量化的发展史,超威6.4公斤创里程碑!》,中科院院士明确表示高比能技术是铅酸未来唯一趋势,提高科技含量才是铅酸升级之道。
 
事实上,在铅酸电池15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轻量高能一直是作为专业领域评判铅酸电池技术是否突破的重要依据。
 
图为1859年,法国物理学家Gaston Planté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只铅酸电池——Planté铅酸电池
 
一、铅酸电池轻量化的发展史,以20AH电池为例:
 
(1) 1995年-2003年国内电动车市场开始起步阶段,那时的20AH电池净重高达7.9公斤/只;
 
(2)2003年-2009年电动车市场高速发展时期,铅酸电池全行业都求得技术发展,在容量不变的情况下,电池轻量高能普遍走出了第一步;即便如此,当时的20AH电池的净重依然达到7.5公斤/只;
 
(3)分水岭出现在了2012年。彼时全行业已经将20AH电池净重控制在7.4公斤/只;但有一家企业凭借出色的技术研发厚底,囤积出奇地实现了7.2公斤/只。
 
何以至此拉开差距?这要提到铅酸电池国家政策上的第一个重要里程碑,即当年国家工信部要求铅酸全行业从2012开始一律推行无镉电池生产。
 
这件事的发生背景就是2011年底行业爆发的环保风暴危机,当时的影响力不必多说,从那时起,电池生产和环保紧密结合起来。
 
当时社会各界纷纷报道了这一利国利民的技术改革
 
而当时正是这家企业率先响应工信部无隔化生产的技改要求,凭借当时轰动行业的“内化成工艺技术”的导入,不仅符合国标,而且在保证容量不变的情况下,率先将20AH电池净重控制在上述所提到的7.2公斤/只,一箭双雕,一石二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