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行业资讯

详解锂电池的充电原理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5-14 15:21    点击量:
阶段1:涓流充电
 
涓流充电用来先对完全放电的电池单元进行预充(恢复性充电)。在电池电压低于3V左右时采用涓流充电,涓流充电电流是恒流充电电流的十分之一即0.1c(以恒定充电电流为1A举例,则涓流充电电流为100mA)
 
阶段2:恒流充电
 
当电池电压上升到涓流充电阈值以上时,提高充电电流进行恒流充电。恒流充电的电流在0.2C至1.0C之间。电池电压随着恒流充电过程逐步升高,一般单节电池设定的此电压为3.0-4.2V.
 
阶段3:恒压充电
 
当电池电压上升到4.2V时,恒流充电结束,开始恒压充电阶段。电流根据电芯的饱和程度,随着充电过程的继续充电电流由最大值慢慢减少,当减小到0.01C时,认为充电终止。(C是以电池标称容量对照电流的一种表示方法,如电池是1000mAh的容量,1C就是充电电流1000mA。)
 
二、锂电池的快速充电技术
 
BC1.2规范也确定了每个端口应如何向终端设备枚举,以及识别应用端口类型的协议。
 
三种USBBC1.2端口类型为SDP、DCP和CDP。
 
?BC1.2的三种端口
 
●标准下行端口(SDP)
 
这种端口的D+和D-线上具有15kΩ下拉电阻。限流值如上讨论:挂起时为2.5mA,连接时为100mA,连接并配置为较高功率时为500mA。
 
●专用充电端口(DCP)
 
这种端口不支持任何数据传输,但能够提供1.5A以上的电流。端口的D+和D-线之间短路。这种类型的端口支持较高充电能力的墙上充电器和车载充电器,无需枚举。
 
●充电下行端口(CDP)
 
这种端口既支持大电流充电,也支持完全兼容USB2.0的数据传输。端口具有D+和D-通信所必需的15kΩ下拉电阻,也具有充电器检测阶段切换的内部电路。内部电路允许便携设备将CDP与其它类型端口区分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