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对相机电池有影响吗?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5-20 11:00
点击量:次
在严寒条件下,为了保证正常拍摄我们会对相机做出特别的保护。但由于环境的复杂性,总会有很多意料之外的状况。温度下降对相机的考验是实实在在的,大部分的相机的建议使用温度都是在0℃-40℃之间。到了零下二三十度的环境中,相机的机械和电子元件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灵。
比如,在户外冻久了容易导致液晶屏无法开启、机背显示屏结霜影响观看,甚至快门被冻住也有可能。除此之外,相机的存储卡在低温的情况下有时也会失灵,造成存储数据丢失等(现在越来越多的防护型存储卡的出现也是不无道理的)。
所以,如果长时间在低温环境下拍照,我们除了可以给相机带上保暖套之外,不拍摄的时候,尽量把相机贴近身体,这样可以减少以上情况发生的可能。作为相机的源动力,低温也会影响电池的正常使用。本期真相侠就是要告诉你,低温对相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会不会出现拍摄几十张之后就无法再拍摄的情况?
测试目的
虽然我们去到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温环境拍照的机会不多,但我们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些电池的基本性能。这样起码知道在寒冷环境如何养护电池,让它发挥最佳性能。
参与这次测试的相机,我们希望尽量涵盖主要的相机类型,因此挑选了中高级单反佳能EOS 6D、入门单反尼康D3300、高级单电相机富士X-T1和卡片相机尼康COOLPIX S5300,其中富士X-T1还具备机身防尘、防滴、防泼、防冻的多重防护性能,能应对全天候的恶劣拍摄环境。
电池类型
目前相机电源应用最广泛的是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体积小、质量轻、环保、无记忆效应、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的特点,是一种理想电源,同时也符合相机小型化的需要。
我们使用的相机电池一般是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它内部是由一个正极,一个负极和溶解其内的电解液组成的。电池放电的时候,负极通过化学反应析出锂离子,通过电介质运动到正极,这时正极处于富锂态,负极处于贫锂态,在锂离子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电子运动形成电流。
正是由于这一的特性,在开始本期测试前我们可以做出猜想:如果温度下降,势必影响电离子的活性,运动慢发出的电量少了,电池放电能力也将下降。所以在低温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续航时间变短的情况;回到室内,温度上升,电离子又重新变得活跃,电量恢复。
但事实是不是就是这样呢?通过技术升级和固件更新有没有可能减少环境温度的影响?下面我们一起做个测试吧。由于相机的品牌和型号千差万别,各自配备的电池也不一样,我们不可能全部一一检验,我们挑选了有代表性的相机类型和电池,希望可以给大家一点参考。
低温测试使用的锂电池官方指数
机型/电池型号 容量 官方理论续航 最佳温度/湿度
以上是这次测试的相机使用的电池信息,如果你仔细看过相机说明书,就应该知道,电池有一定的工作温度和湿度范围。超过这个范围,就有可能出现异常(虽然不是一定出现),在接下来的测试我们将减少湿度带来的影响。
测试方法
在23℃的室内和-18℃的冰箱里模拟实际拍摄环境,对每部相机进行不间断的视频录制,直到相机耗电至完全不能开机时,真相侠记录下录制视频的时间长短。然后通过比较不同相机在冷暖环境中录制视频的时间长短,得出结论。
在测试过程中,同一部相机和电池保持统一设置,采用相同的分辨率和帧数,开启液晶显示屏,不使用闪光灯,使用速度等级Class 10以上的32GB存储卡(保证视频录制的流畅度)。
由于相机的电池也会受湿度因素影响,这次采用去空气的保鲜袋包裹隔绝水汽减少影响。正式测试时先把相机放进冰箱冷冻2小时致冷(实际测试时冰箱-18℃,相机平均温度-10℃)。
某品牌冰箱最低温度-18℃
小编地标广州,要找到零下几十度的测试环境,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冰箱了。冰箱最低温度为-18℃,属于北方冬季常见的温度,不算非常冷,但和室内23℃的环境对比,超过40℃的测试温差也足以说明电池续航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