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行业资讯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使用最佳温度是多少?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5-20 11:20    点击量:
首先,解释关于电池活性最佳温度的问题。受电池材料及制作工艺的影响,电池的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温度对电池活性的作用最为明显,直观表现就是夏季要比冬季跑的的更远,但是这种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的现象并不意味着温度越高电池活性越强性能就越好。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最佳使用温度为25°C,如果温度过高,有可能破坏电池的结构,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所以千万不要认为温度越高,电池活性就越强。
 
其次,解释续航里程的问题。温度影响电池活性的同时也间接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但是,影响续航里程的因素还有很多,例如:轮胎胎压、日常驾驶习惯等。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只有电池活性达到标准了,其它因素却很不利,那么续航里程也不会有非常显著的提升。
 
最后,浅谈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爱护之道。在日常使用新能源汽车时,虽然无法保证电池的工作温度稳定在25°C,但是可以尽量靠近这个温度标准,杜绝在极端温度下用车,这样才能在保证电池使用效果的同时延长电池寿命。
 
总而言之,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电池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但并不是温度越高电池活性越强,而是存在一个最佳使用温度;续航里程也不仅受环境温度这一个因素的影响,而是受多方面的因素制约。当新能源汽车的综合工况达到最优时,续航能力才能得到显著的改善。天冷了,原本能量满满的锂电池,容量上都要打一个折扣,锂电池似乎进入了冬眠状态,这给新能源汽车以及数码产品用户带来不小的烦恼。今天这篇文章关注的话题,就是低温对锂电池的影响以及业界的研发进展情况。
 
锂电池最怕是低温?
 
在美国汽车协会进行的测试中,一辆电动汽车在75华氏度(约合24℃)时的续航里程为105英里(约合169公里),20华氏度(约合7℃)时候就会降至43英里(约合69公里)——下降幅度高达60%。电池与人有几分相似之处,气候转冷后就不那么活跃,铅蓄电池、锂电池和燃料电池等都会受到低温的影响,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以电动客车上使用最多的磷酸铁锂电池为例,这种电池安全性高,单体寿命较长,但低温性能比其他技术体系的电池略差。低温对磷酸铁锂的正负极、电解液和粘接剂等都存在影响。比如,磷酸铁锂正极本身电子导电性比较差,低温环境下容易产生极化,从而降低电池容量;受低温影响,石墨嵌锂速度降低,容易在负极表面析出金属锂,如果充电后搁置时间不足而投入使用,金属锂无法全部再次嵌入石墨内部,部分金属锂持续存在负极的表面,极有可能形成锂枝晶,影响电池安全;低温下,电解液黏度会增加,锂离子迁移阻抗也会随之增大;此外,在磷酸铁锂的生产工艺中,粘接剂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低温对粘接剂的性能也会产生较大影响。
 
同样是锂电池,钛酸锂电池的耐低温性能则比较优异。尖晶石结构的钛酸锂负极材料嵌锂电位约1.5V,不会形成锂枝晶,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应变小于 1%。纳米化的钛酸锂电池可大电流充放电,实现了低温快充的同时又保障了电池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比如,主打钛酸锂电池的银隆新能源,其产品具备在-50-60℃的正常充放电能力。
 
尽管以石墨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可以在-40℃下放电,但要在-20℃及更低温度下实现常规电流充电则比较困难,这也是业内正在积极探索的一个领域。
 
业内对耐低温锂电池的探索
 
业内企业及科研机构对电池耐低温性能的探索和攻关,多着眼于对现有正负极材料的工艺改进,以及通过提高电池的局部环境温度为电池在低温下工作创造条件。
 
现在的电池材料在走向纳米化,材料的粒径、电阻力、AB平面轴长大小三方面会影响电池的低温特性。沃特玛通过三种工艺制备磷酸铁锂材料,采用不同的工艺将其纳米化和进行包覆,结果显示,AB面轴长的增大使锂离子迁移通道变大,这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从三种工艺生产的材料来看,层间距大的颗粒石墨,本体阻抗和离子迁移阻抗比较小;电解液方面,沃特玛在固定溶剂体系和锂盐基础上,使用低温添加剂,将放电容量从85%提高到90%。据了解,早在2016年底时,沃特玛已经实现-20、-30、-40℃的环境里下,0.5C充电恒流比达62.9%,-20℃实现放电94%。目前,沃特玛的低温电池已经在内蒙古、东北三省等地区大范围推广。

产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