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电池受宠的原因是什么?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5-20 13:43
点击量:次
电池能量密度高,体现了技术的先进性,意味着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更长。为了抓住电动化浪潮带来的产业发展机遇,我国出台的相关政策均鼓励高比能量电池。
《中国制造2025》明确要求,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要达到300瓦时/公斤,2025年达到400Wh/kg,2030年达到500Wh/kg。科技部原部长万钢曾表示,要努力把动力电池单位能量密度提高一倍,把制造成本降低50%,使单位电池能量达到300Wh/kg以上,成本降至1元/瓦时以下。今年春节前,四部委发布的《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进一步鼓励高比能量电池的发展——续驶里程100≤R<150公里的纯电动乘用车,2018年不再享受补贴;续驶里程150≤R<250公里的补贴下降,并被拆分为两档补贴,而续驶里程300公里以上的车型,补贴不降反升。
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的理论极限值为170Wh/kg,而三元电池远高于这个数值。各大电池企业把提高能量密度的研究方向几乎都定为三元材料。在政策引导下,车企也纷纷将新能源乘用车上普遍采用的磷酸铁锂电池更换为三元电池。最典型的是比亚迪,铁电池技术曾让其引以为傲,E6、秦等车型凭借磷酸铁锂电池创造了销售奇迹。但去年上市的比亚迪宋EV却不再使用其自产的磷酸铁锂电池,而是配装外购的三元电池。
行业也迎来投资三元锂电池的热潮。去年年中,国轩高科在山东青岛投资20亿元的4GWh三元电池项目开工建设。去年底,比亚迪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2018年该公司计划在青海扩建一家拥有10GWh三元电池产能的工厂。诸如此类的事件不胜枚举。
钴价飙升加大三元电池成本压力
在磷酸铁锂时代,碳酸锂对电池成本的影响较大,过去一段时期,其价格持续上涨让电池企业倍感压力。近来,碳酸锂价格有所回落,预计未来还会有一定的下降空间。而三元材料成为产品趋势后,钴金属的价格以令人惊讶的速度上涨。
2015年,全球精炼钴的供给量约为10.2万吨,需求量约为9.2万吨,其价格保持相对平衡。2016年,钴的价格开始稳步上涨,但速度并不快,为10万~15万元/吨。2017年,钴价一路上扬,今年更可能高达80万元/吨。
在三元材料中,无论NCM(镍钴锰)还是NCA(镍钴铝),钴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目前,大多数电池企业采用523或622技术路线,即钴在其中占20%的份量。在需求的拉动下,多重因素造成钴价持续快速上涨。事实上,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长,各大期货市场普遍看涨金属钴。某产业基金人士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金属钴的稀缺性、供需紧张、寡头控制、小品种在期货市场容易被炒作以及刚果的时局等因素都成为钴价持续上张的推力。
资料显示,2017年初,瑞士帕拉(Pala)和上海混沌投资等大型基金公司开始全球扫货,仅这两家基金公司就共囤积6000吨金属钴,约占全球总产量的17%。Westbeck电动金属基金也是其中之一,该基金筹资2.5亿美元,金属钴是重点交易品种。
刚果拥有全球2/3的钴矿。今年1月,刚果修订矿业税法,将对钴矿征收双重税,基础金属的专利税将从2%提高到3.5%,钴属于战略金属,修订后的法典还将对战略金属征收5%的专利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