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和锂电池未来你会开哪种车?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5-20 19:06
点击量:次
在政策持续利好的刺激下,燃料电池车时代还有多久会来临?创丰资本高级分析师郑颉颖认为,燃料电池与锂电池这两种技术,在未来可能长期共存,不完全存在替代关系。因为燃料电池和锂电池技术在技术缺陷上存在互补,用户需求及体验互补。另一方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共同运作,可延长燃料电池寿命。郑颉颖解释说,目前市面上的燃料电池车基本上同时装配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即氢燃料电池配备小的锂电池/镍氢电池。锂电池/镍氢电池的存在能够使得燃料电池的运行功率长期处于一个平稳水平,有利于延长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
目前,国内已有30家上市公司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上做了布局,其中,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已经表示布局加氢站建设,以解决燃料电池车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阻碍——加气站数量不足。在加氢站建设方面,“两桶油”最主要的优势来自于资源和销售终端,以中石油2万座、中石化3万座加油(气)站保有量为基础,未来中国加氢站的建设将有望提速。
燃料电池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千亿水平
燃料电池是将氢气、氧气等可再生能源的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其中,电堆是燃料电池的电能来源,电堆性能的差异直接决定了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
同为新能源电池,锂电池输入/输出电能,实际上是先将输入的电能储备起来,待到用时再通过输出的装置输出电能。
因此,燃料电池是发电装置,而锂电池是储能装置。
燃料电池内部结构
从全球各地区的出货兆瓦数来看,目前北美与亚洲的燃料电池市场呈现分庭抗礼的局面,17年北美的出货兆瓦数甚至高于亚洲(北美:325.5MW vs 亚洲:303MW)。
尽管北美的燃料电池出货量远低于亚洲,但由于北美燃料电池主要用于大规模发电领域,因此单体功率较高。
燃料电池全球各地出货瓦数
与此同时从全球各地区的出货量来看,17年亚洲占据了全球约78%的燃料电池出货量,达到5.7万套。
亚洲的出货量主要由日本及韩国带动,日本丰田依旧维持其2020年燃料电池车出货量30,000辆的目标;本田和现代也开始小规模销售燃料电池车型,但在2020年前可能难以达到量产规模。
燃料电池全球出货量
常用的燃料电池按其电解质不同,可以分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磷酸燃料电池(PAFC)和碱性燃料电池(AFC)。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具有多种性能优势,包括电池操作温度低、启动速度快等;同时,其广泛运用于交通及移动领域,因此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全球出货量及出货兆瓦数占据主导地位。
从出货量来看,由于PEMFC主要应用于汽车领域,但下游的几款主要燃料电池车型短期内难以放量,因此17年PEMFC出货量基本与16年持平。
从出货兆瓦数来看,PEMFC的单体发电量从2012年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提升,由12年的1.7KW/套提升至17年的10.7KW/套。
不同类型燃料电池出货量
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共有 10 家车企的 22 款燃料电池商用车进入当年新发布的推荐目录,车型款数最多为城市客车。
2017年全国燃料电池商用车产量为 1226 辆,其中产量最大车型为物流车,物流车产量最大企业为东风公司,普通客车产量最大企业为上汽大通,公交客车产量最大企业为佛山飞驰。
郑颉颖认为,政府及公交公司作为过去3年锂电池车推广的最大买方,当前不太可能马上再次为燃料电池客车的推广买单,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燃料电池车领域还是以物流车的产量成为主导。
2017年燃料电池汽车产量分布(共1,226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