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行业资讯

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相比有哪些区别?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5-22 16:46    点击量:
我们目前所使用的充电电池中,一般按其化学成分的不同可分为四类,分别为镍镉电池(NiCd)、镍氢电池(NiMH)、铅酸电池(PbSO4)和锂离子电池(Li+)。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四类充电电池:
  (一)铅酸电池:它是较早出现的一种充电电池,也就是平常用的汽车蓄电池。有普通铅酸电池和阀拉式密封铅酸电池两类。前者由于使用不方便和对环境的污染较严重而逐渐被后者所取代。我们所使用的应急灯一般为此类电池,正常循环寿命为1000~1200次。
 
  (二)镍镉电池:它也是较早出现的电池。即目前大家所普遍使用的随身听充电电池。单个电池的标称电压为1.25V,其容量(充电电池的容量用电流(mA)乘以小时(h)来表示。如果一电池的容量为500MA,则表示该电池以500MA的电流可以放电一小时)对于一般5号电池(AA型)在450~800MA之间,正常循环充电次数在500次以上,但如果使用不正确,会大大缩短其使用次数。镍镉电池存在一种被人们称为“记忆效应”的现象。当人们对没有放电完的镍镉电池充电时,电池会自动“记”住这一个没有放电完全的点。下次充电达到这一点时,就会表现出与电池放电完毕相同的特征。这样虽然电池还没放电完全,但此时容量一样降低了,这就是所谓的“记忆效应”,其实质是在电极中产生了树状结晶组织,这种“记忆效应”是镍镉电池所特有的。它会严重影响电池的容量,降低电池的使用时间,所以对镍镉在电池充电之前要对其进行彻底地放电,使其在放电完会后再充电,大家在使用此类电池时切勿反复对电池充电,市售的绝大部分廉价会自动充电的充电器充电电流很小,将电池充满至少在15小时以内,且不备放电功能,对电池损坏较大。部分功能较好的充电器在确认能快速充电时,就进入预处理阶段,在此阶段,充电器对电池进行完全放电,使每节电池进行完全放电,使每节电池电压降到1.0v左右,以消除镍镉电池的“记忆效应”。对镍镉电池进行预处理后,直接进入快速充电阶段,快速充电结束后转入涓流充电,所需时间一般为2-3小时。
 
  (三)镍氢电池:它是最近开发的新型充电电池,其各项性能与镍镉电池相似,但它的能量密度更高。一节5号镍氢电池容量在1000mah到1300mah之间,另外,它不存在“记忆效应”,对环境也无污染,因此有人称其为“绿色电池”,当然价钱比较高。
 
  (四)锂离子电池:它也是最近开发的电池,最大的优点是,能量密度更高,但其价格也很高,一般用于高挡的电子产品中,但在放电时不要超过放电电压,而且也不可大于放电电流放电。
 
  为了正确地使用好各类充电电池,充分廷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对电池进行正确的充电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充电方法不正确,将会大大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
 
  可充电电池主要有铅酸蓄电池和碱性蓄电池两种。目前使用的镍镉(NiCd)、镍氢(NiMH)和锂离子(Li-Ion)电池都是碱性电池。
 
  铅酸电池阀控式免维护铅酸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它由正负极板、隔板、电解液、安全阀、气塞、外壳等部分组成。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二氧化铅(PbO2),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为海绵状纯铅(Pb)。电解液由蒸馏水和纯硫酸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电池槽中装入一定密度的电解液后,由于电化学反应,正、负极板间会产生约为2.1V的电动势。
 
  新铅酸电池初次使用时,必须先充满电。如采用0.1C充电速率充电,大约需要55~75小时。蓄电池正常使用放完电后,应立即充电。通常采用的方法有:(1)分级定流充电法;(2)低压恒压充电法(带负载充电);(3)快速充电法。快速充电的初充时间不超过5小时,正常充电时间可缩短到1小时左右。
 
  镍镉电池NiCd电池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由氧化镍粉和石墨粉组成,石墨不参加化学反应,其主要作用是增强导电性。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由氧化镉粉和氧化铁粉组成,氧化铁粉的作用是使氧化镉粉有较高的扩散性,防止结块,并增加极板的容量。活性物质分别包在穿孔钢带中,加压成型后即成为电池的正负极板。极板间用耐碱的硬橡胶绝缘棍或有孔的聚氯乙烯瓦楞板隔开。电解液通常用氢氧化钾溶液。与其它电池相比,NiCd电池的自放电率(即电池不使用时失去电荷的速率)适中。NiCd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放电不完全就又充电,下次再放电时,就不能放出全部电量。比如,放出80%电量后再充足电,该电池只能放出80%的电量。这就是所谓的记忆效应。当然,几次完整的放电/充电循环将使NiCd电池恢复正常工作。由于NiCd电池的记忆效应,若未完全放电,应在充电前将每节电池放电至1V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