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行业资讯

温度与电池寿命有关吗?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5-24 11:48    点击量:
在电动汽车的成本构成当中,电池占了很大一部分。如果电池的寿命过短需要更换,就会大大增加用车的成本,从而使电动汽车使用成本低的优势丧失殆尽。不幸的是,过低的环境温度会对电池的寿命产生致命的影响。根据波士顿电池提供的资料,一块容量为3500mAh的电池,如果在-10℃的环境中工作,那么经过不到100次充放电循环,电量就将急剧衰减至500mAh,基本就报废了。也就是说,在-10℃的工作环境中,如果一辆电动汽车每天充放电一次,那么三个月后电池就要报废得换新的了。这个数字也许有点夸张,但是低温确实极大缩短了电池的寿命。
 
  所以,关于低温对电池的影响,结论就是,低温环境虽然对电池放电性能影响不大,但是会严重影响电池的充电性能,并极大地缩短电池的寿命。另外,低温还对电机和空调系统都提出了挑战。可以说,低温是电动汽车的一个大敌,不解决上述的问题,电动汽车就很难在北方低寒地区推广开来。在美国汽车协会进行的测试中,一辆电动汽车在75华氏度(约合24℃)时的续航里程为105英里(约合169公里),20华氏度(约合7℃)时候就会降至43英里(约合69公里)——下降幅度高达60%。电池与人有几分相似之处,气候转冷后就不那么活跃,铅蓄电池、锂电池和燃料电池等都会受到低温的影响,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以电动客车上使用最多的磷酸铁锂电池为例,这种电池安全性高,单体寿命较长,但低温性能比其他技术体系的电池略差。低温对磷酸铁锂的正负极、电解液和粘接剂等都存在影响。比如,磷酸铁锂正极本身电子导电性比较差,低温环境下容易产生极化,从而降低电池容量;受低温影响,石墨嵌锂速度降低,容易在负极表面析出金属锂,如果充电后搁置时间不足而投入使用,金属锂无法全部再次嵌入石墨内部,部分金属锂持续存在负极的表面,极有可能形成锂枝晶,影响电池安全;低温下,电解液黏度会增加,锂离子迁移阻抗也会随之增大;此外,在磷酸铁锂的生产工艺中,粘接剂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低温对粘接剂的性能也会产生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