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行业资讯

为什么说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是未来动力电池之争?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5-30 13:20    点击量: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需求爆发,动力电池续航里程低等问题也逐渐暴露。2016年以来,多个部门发布文件,重新修订动力电池的续航里程、能量密度标准。其中,工信部主导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明确提出,2020年动力整车电池模组比能量要达到260Wh/kg。
 
“政策风向发生改变,预示着三元电池解禁在即。
 
三元电池解禁在即
 
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包括磷酸铁锂、三元、钛酸锂和锰酸锂。其中,钛酸锂和锰酸锂能量密度较低,目前国内使用最多的电池是磷酸铁锂。在中国,多年来一直存在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应该走磷酸铁锂路线还是走三元路线之争。
 
这种争执甚至影响了政策的走向。2016年1月份,工信部曾宣布暂缓三元用于商用车以调查其安全性。
 
不过,就在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安全监管工作的宣贯会,2017年1月1日起,新申请《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的使用三元电池的客车,需补交第三方检测报告,该信息也被视为三元电池即将解封的导火索。
 
业内人士分析称,在通过热失控试验和热失控扩展试验测试的前提下,三元电池在电动客车上的应用或将解禁。
 
行业专家认为,制约新能源汽车普及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续航里程的问题,所以提高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势在必行,而选择三元技术路线是最行之有效的手段。
 
不得不提到的是,关于三元和磷酸铁锂的技术路线之争持续了好几年,而2016年年初工信部宣布暂停三元电池用于纯电动客车一度把三元电池打入谷底,也让主打三元技术路线的动力电池企业陷入困境。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杨琦指出,暂停三元电池,是出于对安全的考虑,解禁三元电池是因为安全标准出来了,有了安全标准,三元和磷酸铁锂又可以同台竞技了。据测试机构数据显示,现有的动力电池系统中,单体电池的风险普遍存在,低风险包括漏液、变形、排气,高风险包括火花、爆炸等情况。如果单体电池出现热失控,三元材料电池比磷酸铁锂材料更容易出现火花,从而出现起火、爆炸等安全性问题。
 
然而,三元电池的安全性是可以解决的,刘锴表示,提高三元电池安全性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第一是在三元电池正极材料中加入硅钛纳米管提高容量,保证热失控状态下的安全性,(硅钛纳米管导电好,阻燃,提供容量,循环寿命延长一到三倍)。
 
第二是采用无溶剂PI粘合剂,用量是PVDF的三分之一,成本是PVDF的一半,可热固化、EB电子束固化,也可以UV固化。涂布线的长度只有12米长,能耗降低一半,涂布速度为120米/分钟。第三是采用固态电解质,锂电池寿命延长一倍,容量300瓦时/公斤,并且成本下降一半。
 
据了解,未来国家将会持续支持三元动力电池技术路线。业内人士认为,预计从2017年开始的两三年时间里,国家将会密集出台一批旨在提高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的政策举措。
 
数据显示,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动力电池总需求量接近5000万kWh,其中磷酸铁锂还将经历2年的缓慢增长期,到2019年绝对需求量会下降,2020年快速下降到750万kWh左右。甚至有行业人士预言,“磷酸铁锂未来三四年内将会被新能源车淘汰掉”。
 
预计2018年纯电动客车领域将会对三元电池解禁,三元电池的需求量将会爆发。到2020年将会达到4250万kWh左右,从而基本完成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统治,而磷酸铁锂电池则会将当前的市场中心转移到储能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