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行业资讯

锂电池都有哪些安全隐患你知道吗?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6-13 12:13    点击量:
针刺、短路、挤压
当锂电池出现短路、针刺或挤压的时候,会导致内部隔膜破裂从而引发温度突然爆炸式升高,最终出现爆炸的情况,特别是安全性能差的锂电池,这个时间将会更加短,一般5秒左右就会爆炸。
热冲击
所谓的热冲击就是环境温度突然升高的现象,如果温度较高,那么会导致锂电池负极表面SEI膜出现分解,从而引发放热反映,电池散热如果不好,那么内部温度就会迅速升高,从而出现爆燃现象。
过充
如果对锂离子电池进行过充,那么多余的电能会转化为热能,因此导致电池本体温度升高出现损坏的情况。往往这个问题会出现在一些没有过充保护的充电器或电子产品上。
厂商的安全措施
 
锂离子电池有这么多问题,自然是要有足够的安全措施才行的。厂商一般会采用常见的三种安全手段,一是热封闭隔膜,当出现针刺或挤压的时候,能够保证隔膜迅速黏连,阻止内部的化学反应。二是随着温度升高而电阻变大的PTC电阻,当电池出现问题时,电阻变大,从而减小电流,保障电池安全,这点类似于保险丝。三是安全阀,如果电池内部气压增大,那么安全阀就会爆裂释放内部压力从而保证电池不会出现爆炸的情况,一般圆柱形电池的正极都有安全阀。
 
虽然厂商对锂离子电池使用了一些安全手段来保证电池的安全,但是当我们在使用的时候也是要特别注意才行,对于可更换电池的设备,尽量使用原装电池,同时充电时要保持通风散热,特别是手机,最好别放在床上充电,以免积热导致电池爆炸。在未来一段很长的时间内,锂离子电池依然是主流选择,而加强电池的安全性,也是目前多数厂商的努力方向,相信在不久后,锂离子电池变得更加安全。锂电池的主要零部件使用液体电解质,在续航里程和成本层面存在诸多课题。由于全固体电池使用固体零部件,无需担心漏液问题,安全性能得到提高,输出功率也更高。同时,容易实现小型化,设计的自由度也将随之提高。
 
该项目力争在2022年度之前确立全固体电池的核心技术。到2030年前后将每千瓦时电池组的成本降至锂电池的3分之1左右(约1万日元),将快速充电时间也缩短至3分之1(10分钟)。
车载电池的开发需要举全国之力构建开发体制。在中国,获得政府扶持的电池厂商快速成长壮大。据调查公司Techno Systems Research统计,曾长期占据车载锂电池全球市场份额首位的松下在2014年握有44%的份额,预计2018年将下滑至16%,夺走松下份额首位的是中国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CATL)。
围绕全固体电池,日本在电解质材料的开发等方面领先世界。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的项目经理细川敬也表示“全固体电池的专利有一半来自日本”。因此,计划借助丰田等大型车企的加入实现反攻。松下的资源与能源研究所所长藤井映志强调“作为电池厂商在全固体电池领域绝对不能输给海外企业”。
 
充当开发领头羊的是丰田。丰田力争20年代上半期将全固体电池投入使用。丰田的全固体电池专利申请件数位居世界之首。开发人员达300人左右,比2017年秋季增加了5成左右。在6月15日的记者会上,丰田的电池材料技术研究部部长射场英纪表示“开发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无论如何都希望推向实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