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行业资讯

提高动力电池比能量的技术途径有哪些?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6-22 18:48    点击量:
一是工艺进步,但如今电池工艺设计已相对成熟,提高电池比能量的空间不大;
 
二是材料性能的提升,受制于自身物化性能,以磷酸铁锂和三元锂为正极、碳材料为负极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在能量密度上很难有大的突破;
 
三是新材料、新体系,即开发高比能新材料、发展动力电池新体系是未来动力电池比能量大幅度提升的主要途径。
 
如果不能有效地提高电池能量密度,那么是不是可以考虑从给电池包整体减重的角度去提高能量密度呢?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张旻昱博士认为,这个思路完全可行。她表示,动力电池电池包中,电芯的重量一般在1/3-2/3之间,其余部分为电路板、壳体等配件。如果将这些配件的重量有效降低,同时维持现有电芯能量密度的情况下,电池包整体的能量密度会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在2010年左右,动力电池包因为安全等需要,往往采用金属外壳,电池包整体能量密度很低。后来在更换高聚合物外壳后,能量密度就有了一个大幅的提高。
 
电池包能量密度是一个系统问题,提高电芯能量密度是一个直接手段,但是如果做好电芯的布置,电路的规划,减轻壳体重量,为电池减负,也是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的一个有效手段。
 
在实际应用中,北汽新能源EV200车型的电池箱下箱体使用铝合金材料,上盖采用复合材料,能够有效减重几十公斤。
 
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王可峰表示,通过降低电池箱整体重量,可以实现整车减重,是提升电池箱能量密度的一个有效手段。另外他表示,更换更轻材料一般都会导致电池成本的上涨,现在北汽新能源也在加紧这方面的研究,争取应用更轻更强成本更低的材料。
 
目前来看,各大电池企业为达成350Wh/kg的目标,不仅需要研发新电池,还要对电池包进行减重,两者要并行。
 
动力电池因为装配在汽车之上,需要经过各种工况的测试,要保证一定的结构安全。将钢壳换成碳纤维壳或其他材料的外壳,只要能保证强度要求,完全可行。
另外,电池包另一项重要指标是散热与均热能力。如果电池组局部过热,会导致电池内阻不一致,电芯放电容量下降,那些放电不充分的电芯从某种意义上说,为电池包增了重。
 
虽然电池包能量密度达到350Wh/kg,光靠为电池减重可能是无法达到的,但是动力电池作为一个系统,这方面的作用不能忽视。国内企业比较缺乏基础性研究,过度追求高比能量电芯,这是错误的,应该均衡发展,在研发新型材料电池的同时,重视对现有电池体系的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