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78-3556

行业资讯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释放烟气的危害有哪些?

来源:宝鄂实业    2019-06-26 15:02    点击量:
热失控产生的气体量是非常关键的参数,既关系到电池包的泄压设计,也关系到烟气有毒物质总量及浓度等信息。同时,热失控气体释放量可能同电池容量、化学体系(如正负极选材、电解液类型、电解液注液量、粘结剂量等)、荷电状态SOC、触发方式、测试环境(湿度和含氧量)等因素相关,因此研究各因素对电池热失控气体释放量的影响是极具意义的工作。但遗憾的是目前关于热失控气体量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困难在于气体具有流动性和可压缩性,较固体和液体相对难以收集,同时热失控可能产生的高温高压环境对实验设备要求较高。
 
美国Exponent公司的Somandepalli等[1]利用所示的装置研究了2.1 Ah LiCoO2电池在不同SOC状态下热失控的气体释放量。结果显示在50% SOC、100% SOC和150% SOC下电池热失控气体释放量分别为0.8 L (0.1 L/Wh)、2.5 L (0.32 L/Wh)和6.0 L (0.78 L/Wh),电池热失控气体释放量同SOC之间呈非线性关系。
 
德国戴姆勒公司Sascha Koch等[2]利用特殊设计的压力容器,在正常空气环境下通过加热方式触发热失控,对51款不同电池(软包和硬壳)100% SOC下热失控气体释放量气体成分和质量损失进行了统计分析。
虽然论文中作者并没有公布电池化学体系等相关信息,但上述公式仍然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可用于粗略估算电芯单体热失控的气体释放量。以满电100 Ah电芯为例,其热失控气体释放量高达196.1 L,电池包的泄压设计需要仔细斟酌了。以上两项研究结果也表明电池SOC和不同触发方式(如针刺、加热、过充等)对电池热失控气体释放量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100%SOC电池热失控所释放气体各组分浓度;(b)各气体组分浓度同释放气体量之间关系[2]
如表1[3]所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电解液溶剂、隔膜和粘结剂多为有机物,导致电池热失控极易生成CO2、CO和烷烃类气体。所示同样是德国戴姆勒公司Sascha Koch等[2]对51款不同电池通过加热触发热失控得到的气体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电池热失控产生的气体主要为CO2、CO、H2和C2H4等多种烷烃,其中CO2、CO和H2三种气体占据总气体组分的绝大多数(图4a)。更为重要的是,各气体组分浓度同释放的气体总量无关(图4b)。在以上气体中,CO由于极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缺氧窒息,因此普遍认为是有毒气体。但由于CO在电池热失控释放的气体中浓度高且在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因此本文中将其列为普通气体。值得注意的是,在电池热失控释放的气体中能检测到较高浓度的H2,H2爆炸极限为4.0-75.6%(v/v),因此该气体值得花些时间去关注下。关于电池中H2来源,后续有机会小贱将进行介绍。
 
Nedjalkov等[4]利用特殊设计的装置对40 Ah NCM软包电池针刺触发热失控后的气体成分进行了分析。显示电池热失控释放的气体中不仅有CO2和CO等常规气体,还有EMC、DEC和EC三种电解液溶剂,同时还存在苯、甲苯、苯乙烯和联苯等芳香族物质和HF。同时,不同实验条件、气体收集方式和检测方法得到的气体组分信息存在较大差异。如场景2较场景1各组分浓度均有一定程度增大,而经场景3过滤后各组分浓度均有显著降低甚至无法检测到。这也提示我们应该关注各因素对气体组分的影响,尤其是检测方法的合理性,切不可因为某种方法未检测到而掉以轻心。以HF为例,由于HF会同石英玻璃管反应,因此通常情况下GC-MS通常是无法检测出HF的,因此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至关重要。